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公司僵局的基本问题 | 第10-15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2页 |
一、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公司僵局的特征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划分 | 第12-15页 |
一、董事会僵局和股东会僵局 | 第13页 |
二、纯粹商业意见分歧形成的僵局和人际关系变化导致的僵局 | 第13-14页 |
三、基于公司资本多数决的僵局、基于人数多数决的公司僵局和基于全体一决的公司僵局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形成的制度因素 | 第15-17页 |
一、公司治理中的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15页 |
二、公司封闭性特征 | 第15-16页 |
三、公司股东的人合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在中国形成的本土性因素 | 第17-19页 |
一、市场观念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 第17-18页 |
二、股东素质的影响 | 第18页 |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公司僵局的危害 | 第19-22页 |
一、对股东利益的危害 | 第19页 |
二、对公司利益的危害 | 第19-20页 |
三、对利害关系人及社会的危害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公司僵局制度比较法的研究 | 第22-32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 | 第22-25页 |
一、英国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 | 第22-23页 |
二、美国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 | 第25-28页 |
一、德国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 | 第25-27页 |
二、日本对公司僵局的法律规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立法应对公司僵局的规定及其不足 | 第28-32页 |
一、我国现行立法应对公司僵局的主要规定 | 第28-30页 |
二、现行立法应对公司僵局的不足之处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破解公司僵局的途径 | 第32-51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预防 | 第32-35页 |
一、应对公司僵局法律意识的培养 | 第32-33页 |
二、公司章程中的预防性规定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救济途径 | 第35-46页 |
一、通过解散公司破解公司僵局 | 第35-40页 |
二、通过强制收购股份破解公司僵局 | 第40-43页 |
三、通过强制公司分立来破解公司僵局 | 第43-44页 |
四、通过临时董事制度破解公司僵局 | 第44-45页 |
五、通过第三方介入制度破解公司僵局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司法救济之外的其他替代救济途径 | 第46-51页 |
一、章程预先约定 | 第46-47页 |
二、仲裁 | 第47-48页 |
三、调解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