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石油安全的进口贸易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导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关于石油安全的研究 | 第9-11页 |
·关于石油贸易战略的研究 | 第11-13页 |
·对现有理论成果的评述 | 第13-14页 |
·本文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 第15-16页 |
2 石油安全与石油贸易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石油安全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西方对石油安全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中国对石油安全的界定 | 第17页 |
·对石油贸易影响因素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新要素禀赋理论 | 第17-18页 |
·需求相似贸易理论 | 第18页 |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 第18-19页 |
·石油安全与石油贸易的关系 | 第19页 |
·总结 | 第19-20页 |
3 我国石油安全与石油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中国原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 第20-21页 |
·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集中,进口通道单一 | 第21页 |
·中国原油供给受大国牵制 | 第21页 |
·中国石油市场风险抵抗能力比较脆弱 | 第21-22页 |
·我国石油贸易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我国石油资源状况 | 第22-23页 |
·我国石油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我国石油进口现状 | 第24-27页 |
4 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供给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国内石油储藏量 | 第27页 |
·石油理论认识和科技水平 | 第27-28页 |
·石油生产能力 | 第28页 |
·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需求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 第28-29页 |
·产业结构变动 | 第29页 |
·能源消费结构 | 第29-30页 |
·国家环保和石油储备政策 | 第30-31页 |
·影响中国石油进口的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对外贸易依存度 | 第31-32页 |
·人民币汇率 | 第32页 |
·国际石油价格及其预期 | 第32-34页 |
5 我国石油供需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第34-39页 |
·我国石油供需发展趋势预测 | 第34-37页 |
·理论依据 | 第34-35页 |
·利用灰色理论对我国石油的需求的预测分析 | 第35-36页 |
·对原油供给变化趋势的预测 | 第36-37页 |
·对我国石油供需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的基本评价 | 第37-38页 |
·总结 | 第38-39页 |
6 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贸易对策建议 | 第39-47页 |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体系 | 第39-43页 |
·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 第39-41页 |
·贸易方式多元化 | 第41-42页 |
·多形式、全方位的运输体系 | 第42-43页 |
·完善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 第43-44页 |
·石油储备法制先行 | 第43-44页 |
·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 | 第44页 |
·节约石油资源的消耗,并寻找替代能源 | 第44-47页 |
·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 | 第44-45页 |
·开发替代能源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