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粉砂岩应力松弛实验及地下硐室稳定性控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软岩的研究 | 第10-11页 |
·软岩应力松弛的研究 | 第11-12页 |
·硐室围岩稳定性控制的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岩石力学实验研究 | 第14页 |
·应力松弛理论分析和研究 | 第14页 |
·应力松弛的数值分析 | 第14-15页 |
·工业性实验研究 | 第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工程背景及泥质粉砂岩的一般力学实验 | 第18-27页 |
·工程背景 | 第18-19页 |
·井田地质构造、地层及水文地质特征 | 第18-19页 |
·地下硐室位置 | 第19页 |
·地下硐室的稳定性控制岩层 | 第19页 |
·泥质粉砂岩的单轴压缩实验 | 第19-26页 |
·实验设备 | 第19-21页 |
·试件加工及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泥质粉砂岩的应力松弛实验及模型理论研究 | 第27-41页 |
·实验概述 | 第27-28页 |
·实验设备 | 第27页 |
·试件的制作 | 第27页 |
·单轴应力松弛实验 | 第27-28页 |
·泥质粉砂岩应力松弛实验结果及模型理论分析 | 第28-40页 |
·应力松弛特性模型理论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分别加载试件的松弛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分级加载试件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泥质粉砂岩松弛特性的数值分析 | 第41-68页 |
·数值分析软件的选择 | 第41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1-42页 |
·建立模型 | 第42-43页 |
·应力松弛的模拟 | 第43-66页 |
·加载求解 | 第43页 |
·应力松弛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应力松弛在硐室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 | 第68-85页 |
·地下硐室围岩失稳的应力松弛机理分析 | 第68-70页 |
·现场实测巷道围岩的应力松弛 | 第70-81页 |
·地下硐室中应力松弛观测方案设计 | 第70-72页 |
·应力松弛的工业性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81页 |
·硐室中的应力松弛现象 | 第81页 |
·探讨硐室稳定性控制中基于应力松弛的支护方法 | 第81-84页 |
·软岩硐室破坏及支护机理 | 第81-83页 |
·应力松弛在硐室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6 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85-87页 |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创新点 | 第86页 |
·建议 | 第86-87页 |
7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8 致谢 | 第93-94页 |
9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