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福利性研究--以河南省43个试点县(市、区)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 ·典型分析类比法 | 第18-19页 |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立足点新颖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较为独特 | 第19-20页 |
| ·结论具有开拓性 | 第20页 |
| ·研究困境 | 第20-22页 |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5页 |
| ·福利 | 第22-23页 |
| ·经济福利性 | 第23页 |
| ·社会福利 | 第23-24页 |
| ·公共福利 | 第24-25页 |
| 3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回顾 | 第25-27页 |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5页 |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25-27页 |
| 4 河南省新农保制度的发展状况调查 | 第27-45页 |
| ·河南省新农保试点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27-29页 |
| ·河南省新农保试点的产生背景 | 第27页 |
| ·选取河南省为调查点的几点原因 | 第27-28页 |
| ·样本选取及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 ·调研中所获取的相关数据 | 第29-45页 |
| ·受访者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 第29-34页 |
| ·河南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发展状况 | 第34-45页 |
| 5 新农保制度的经济福利性及相关性分析 | 第45-49页 |
| ·新农保在制度层面上初步实现“老有所养”民生目标 | 第45-46页 |
| ·新农保部分缓解农民养老压力 | 第46页 |
| ·构建适度普惠的新农保制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 第46-48页 |
| ·“形式普惠”下的新农保需要相关制度配合 | 第48-49页 |
| 6 增进我国新农保制度经济福利性的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 ·尽早实现新农保政策的制度定型和稳定 | 第49页 |
| ·全口径提高新农保制度的国家财政性支出 | 第49-50页 |
| ·建立一套农民养老金给付的动态提升机制 | 第50-51页 |
| ·不失时机促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 | 第51页 |
| ·努力做好新农保制度的相关配套工作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66页 |
| 附录Ⅰ | 第58-59页 |
| 附录Ⅱ | 第59-61页 |
| 附录Ⅲ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