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整体研究 | 第12-13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 第13-14页 |
·农民工社会工作的研究 | 第14-16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6-21页 |
·理论依据 | 第1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农民工 | 第16-17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8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18页 |
·调查样本的特征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创新 | 第20-21页 |
3 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的结果分析 | 第21-33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21-24页 |
·雇主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的态度 | 第21-22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现状 | 第22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现状 | 第22-24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的个体差异分析 | 第24-30页 |
·行业因素 | 第24-25页 |
·技术特长因素 | 第25-27页 |
·政策认知因素 | 第27-28页 |
·权利主张因素 | 第28-30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对雇主办理工伤保险的态度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农民工获得工伤保险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4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的空间 | 第33-38页 |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的必要性 | 第34页 |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 第34-38页 |
·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 | 第35-37页 |
·社会工作的介入建议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38-40页 |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研究不足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农民工工伤保险调查问卷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