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过电压的种类及特点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第2章 绝缘选择的基本原则和绝缘配合的方法 | 第12-16页 |
·绝缘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12页 |
·绝缘水平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关系 | 第12页 |
·绝缘配合两种方法 | 第12-14页 |
·绝缘配合的惯用法 | 第13页 |
·绝缘配合的统计法 | 第13-14页 |
·电气设备绝缘状态与绝缘配合的关系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过电压计算模型和绝缘状态计算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6-37页 |
·暂态过电压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雷电过电压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模型 | 第19-22页 |
·雷电入侵波波形 | 第19-21页 |
·雷电流幅值的确定 | 第21-22页 |
·雷电过电压计算模型的等值方法 | 第22页 |
·操作过电压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模型 | 第22-28页 |
·单根无损耗传输线的贝杰龙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多导线传输线的贝杰龙等值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蒙特卡洛法在操作过电压计算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谐振过电压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模型 | 第28-32页 |
·谐振发生的原理 | 第28-31页 |
·应用H.A.Peterson曲线判断不同的谐振类型 | 第31-32页 |
·变电站设备绝缘状态检测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过电压计算和绝缘状态检测计算程序的编写 | 第35-36页 |
·程序语言的选取 | 第35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算例和结果分析 | 第37-62页 |
·雷电过电压几种情况的演算 | 第38-46页 |
·雷电过电压计算分析框图 | 第38-39页 |
·计算建模 | 第39-40页 |
·雷电入侵波幅值的选取 | 第40页 |
·避雷器的配置对绝缘裕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变电站不同运行方式与绝缘状态的关系 | 第43-46页 |
·线路合闸操作过电压的演算 | 第46-54页 |
·操作过电压计算分析框图 | 第46-47页 |
·线路合闸于带有残留电荷线路的过电压计算 | 第47-49页 |
·操作过电压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49-51页 |
·设备绝缘状态计算分析 | 第51-54页 |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演算 | 第54-61页 |
·谐振过电压分析框图 | 第54-55页 |
·对地零序电容电流的计算 | 第55-56页 |
·几种网络结构下铁磁谐振的不同影响 | 第56-60页 |
·预防或限制铁磁谐振发生的措施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