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3-16页 |
(一)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3页 |
2.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 第13-14页 |
3.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14页 |
(二)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 第14-16页 |
1. 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 第14-16页 |
2. 提出的对策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 第16页 |
3. 改善中职德育教育是大势所趋 | 第16页 |
二、 即墨市中职学校德育调查 | 第16-30页 |
(一) 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8页 |
1. 访谈记录分析 | 第18-21页 |
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8页 |
(三) 调查所反映出来的中职学生的道德问题 | 第28-30页 |
1. 道德情感狭隘,道德意识薄弱 | 第28页 |
2. 不良行为习惯较多 | 第28页 |
3. 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较差 | 第28-29页 |
4. 自制能力较差,受网络负面影响大 | 第29-30页 |
三、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7页 |
(一) 学校教育管理因素 | 第30-33页 |
1. 中职学校功利主义倾向 | 第30-31页 |
2. 中职学校师资状况 | 第31-32页 |
3. 中职德育课程实施效果 | 第32-33页 |
(二) 家庭、社会因素 | 第33-36页 |
1. 家长缺乏与学生本人及学校的有效沟通 | 第33-34页 |
2. 社会对中职教育存在偏见 | 第34-36页 |
(三) 中职学生自身因素 | 第36-37页 |
1. 中职学生生源素质相对较差 | 第36页 |
2. 不良心理或情绪较重 | 第36-37页 |
四、 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 第37-46页 |
(一) 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的主体作用 | 第37-41页 |
1. 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中职德育教育 | 第37-39页 |
2. 重视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3. 改进中职德育课教学手段 | 第40-41页 |
4. 努力开辟中职德育教育新途径 | 第41页 |
(二) 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 第41-43页 |
1.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中职学校的支持力度 | 第41-42页 |
2. 全方位加强中职学校与社会及企业的合作 | 第42-43页 |
3. 改善网络环境,为中职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 第43页 |
(三) 重视家庭在中职德育中的作用 | 第43-46页 |
1. 家长与学生本人的沟通 | 第44-45页 |
2. 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谢辞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