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通用桥式起重机概述 | 第9-11页 |
·桥式起重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 第9页 |
·桥式起重机的结构 | 第9-10页 |
·桥式起重机的发展动向 | 第10-11页 |
·起重机现代设计方法的国内外动态 | 第11-13页 |
·有限元法 | 第11-12页 |
·优化设计 | 第12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第12-13页 |
·可靠性设计 | 第13页 |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采用方法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桥式起重机的主梁受力分析 | 第15-31页 |
·桥式起重机简介 | 第15-17页 |
·桥式起重机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桥式起重机桥架概述 | 第16-17页 |
·桥式起重机桥架设计的计算载荷 | 第17-21页 |
·固定载荷 | 第17-18页 |
·移动载荷 | 第18页 |
·水平惯性载荷 | 第18-19页 |
·偏斜侧向力 | 第19-20页 |
·扭转载荷 | 第20页 |
·载荷组合 | 第20-21页 |
·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计算 | 第21-30页 |
·垂直方向载荷 | 第22-23页 |
·水平方向载荷 | 第23-24页 |
·主梁强度 | 第24-26页 |
·主梁疲劳强度 | 第26-27页 |
·主梁刚度 | 第27-29页 |
·主梁稳定性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31-39页 |
·优化设计的理论及方法 | 第31-35页 |
·优化设计概述 | 第31-32页 |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优化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 第34-35页 |
·箱形主梁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设计变量的选取 | 第35-36页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6页 |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桥式起重机主梁优化设计的退火遗传算法 | 第39-53页 |
·桥式起重机主梁优化设计的遗传算法(GA) | 第39-43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编码方法 | 第40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40-41页 |
·遗传算子 | 第41-43页 |
·桥式起重机主梁优化设计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ASAGA) | 第43-48页 |
·模拟退火算法(SAA)的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自适应交叉率和变异率 | 第44-45页 |
·适应度函数的退火拉伸 | 第45-46页 |
·接受算子的退火处理 | 第46-47页 |
·自适应退火遗传算法步骤及流程图 | 第47-48页 |
·桥式起重机主梁优化设计的自适应退火遗传算法试验案例 | 第48-51页 |
·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参数设置 | 第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箱形主梁优化设计软件实现及工程实例 | 第53-67页 |
·设计软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 第53页 |
·设计软件实现的方法 | 第53-55页 |
·参数化设计 | 第53页 |
·可视化设计 | 第53-54页 |
·文档自动化技术 | 第54-55页 |
·软件开发平台 | 第55页 |
·软件操作界面简介 | 第55-62页 |
·软件登录界面 | 第56页 |
·基本参数输入界面 | 第56-57页 |
·主梁优化设计界面 | 第57-59页 |
·端梁尺寸调整界面 | 第59-60页 |
·力学性能分析界面 | 第60-62页 |
·工程实例及计算结果 | 第62-66页 |
·工程实例 | 第62-65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