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学理问题探析 | 第11-24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事立法轨迹 | 第11-13页 |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2页 |
二、 非法吸收存款行为的相关立法规制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探析 | 第13-24页 |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害客体认定 | 第13-15页 |
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 第15-20页 |
三、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20-22页 |
四、 犯罪主观要件,不以牟利为目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认定问题探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情节认定 | 第24-28页 |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认定问题 | 第24-25页 |
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存款”性质认定问题 | 第25-27页 |
三、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中的“数额巨大”和“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认定 | 第28-31页 |
一、 与委托理财的区别 | 第28-29页 |
二、 与民间合法融资的界限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其他金融犯罪的区别 | 第31-37页 |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 第31-34页 |
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区分 | 第34-35页 |
三、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罪数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疑难问题探析 | 第37-39页 |
第一节 形态问题 | 第37-39页 |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停止形态 | 第37-38页 |
二、 共同犯罪形态研究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完善问题研究 | 第39-41页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 | 第39页 |
第二节 对非法集资行为规制的立法完善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