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福利课税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附加福利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附加福利的概念 | 第13-18页 |
一、附加福利的定义 | 第13-16页 |
二、附加福利的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节附加福利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一、单位的原因 | 第18页 |
二、员工的原因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附加福利的类型 | 第19-21页 |
一、工作需要型附加福利 | 第19-20页 |
二、非工作需要型附加福利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附加福利的课税依据 | 第21-30页 |
第一节 附加福利课税的经济学依据 | 第21-22页 |
一、H-S准则 | 第21页 |
二、附加福利课税——H-S准则的应用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附加福利课税的社会法学依据 | 第22-26页 |
一、社会法基本理念——保护弱者与倾斜立法 | 第22-23页 |
二、社会法理念在劳动法中的体现——分层保护原则 | 第23-26页 |
第三节 附加福利课税的税法学依据 | 第26-30页 |
一、附加福利与可税性理论 | 第26-27页 |
二、附加福利与税收公平原则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国际上附加福利课税的立法及评价 | 第30-41页 |
第一节 独立的附加福利税模式及评价 | 第30-35页 |
一、附加福利税模式简介及评价 | 第30-31页 |
二、附加福利税课税要素及评价 | 第31-35页 |
第二节 附加福利并入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及评价 | 第35-41页 |
一、并入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简介及评价 | 第35页 |
二、并入个人所得税课税要素及评价 | 第35-41页 |
第四章 我国附加福利课税立法、评价与完善 | 第41-56页 |
第一节我国附加福利课税立法及评价 | 第41-49页 |
一、我国附加福利课税模式与立法体系及评价 | 第41-43页 |
二、我国附加福利课税要素及评价 | 第43-49页 |
第二节 我国附加福利课税立法的完善 | 第49-56页 |
一、我国附加福利课税模式的完善 | 第49-50页 |
二、我国附加福利立法体系的完善 | 第50-51页 |
三、我国附加福利课税对象立法的完善 | 第51-53页 |
四、我国附加福利税率立法的完善 | 第53-54页 |
五、我国附加福利税收优惠立法的完善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