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20-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框架 | 第21-2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2章 “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27-41页 |
·“城中村”的概念和特征 | 第27-29页 |
·“城中村”的概念 | 第27页 |
·“城中村”的特征 | 第27-28页 |
·“城中村”改造释义 | 第28-29页 |
·项目融资基本理论:融资、项目融资 | 第29-32页 |
·融资概念 | 第29页 |
·项目融资含义 | 第29-30页 |
·项目融资特点 | 第30-32页 |
·项目融资主要模式 | 第32-38页 |
·BOT模式 | 第32-33页 |
·TOT模式 | 第33-34页 |
·PPP模式 | 第34-35页 |
·ABS模式 | 第35-36页 |
·PFI模式 | 第36-37页 |
·RCP模式 | 第37-38页 |
·项目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38-41页 |
第3章 “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的新模式构建 | 第41-59页 |
·“城中村”项目改造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 第41-42页 |
·“城中村”项目改造的主要内容 | 第41页 |
·“城中村”项目改造的特点 | 第41-42页 |
·“城中村”改造项目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2-48页 |
·“城中村”改造模式之一——以政府为主 | 第42-45页 |
·“城中村”改造模式之二——半市场化 | 第45-46页 |
·“城中村”改造模式之三——完全市场化 | 第46-47页 |
·三种模式的综合比较 | 第47-48页 |
·当前“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模式研究 | 第48-49页 |
·政府出资改造 | 第48页 |
·银行借贷与土地出让还款 | 第48-49页 |
·“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新模式的研究 | 第49-59页 |
·信托融资模式 | 第49-53页 |
·IOPPP融资模式 | 第53-56页 |
·RCP融资模式 | 第56-59页 |
第4章 桐庐县滨江区“城中村”改造融资模式实证研究 | 第59-78页 |
·滨江区块“城中村””概况 | 第59-60页 |
·滨江区块“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概况 | 第60页 |
·拆迁改造开展情况 | 第60-64页 |
·前期准备阶段 | 第62页 |
·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 第62-63页 |
·快速推进阶段 | 第63页 |
·整体改造建设阶段 | 第63-64页 |
·项目内容与主要特征 | 第64-65页 |
·滨江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内容 | 第64页 |
·滨江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主要特征 | 第64-65页 |
·项目融资思路与模式 | 第65-67页 |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第67-74页 |
·项目投资(支出)情况 | 第67-72页 |
·项目收益情况 | 第72-74页 |
·项目经济效益 | 第74页 |
·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 | 第74-75页 |
·社会效益评价 | 第74-75页 |
·环境效益评价 | 第75页 |
·滨江区块“城中村”改造运作和融资模式评估 | 第75-78页 |
·“城中村”改造运作模式评估 | 第75-77页 |
·“城中村”改造融资模式评估 | 第77-78页 |
第5章 桐庐县“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创新模式研究 | 第78-86页 |
·桐庐县“城中村”改造运作模式创新 | 第78-82页 |
·半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 | 第78-80页 |
·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创新 | 第80-82页 |
·桐庐县“城中村”改造融资模式创新 | 第82-86页 |
·桐庐县“城中村”改造融资渠道创新 | 第83-84页 |
·桐庐县“城中村”改造融资模式创新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