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 第12-13页 |
一、按照交易场所进行分类 | 第12页 |
二、按照权利义务是否对等进行分类 | 第12-13页 |
第三节 金融衍生品的特征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金融衍生品的功能和风险 | 第15-19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的功能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类型 | 第16-19页 |
一、市场风险 | 第16页 |
二、信用风险 | 第16-17页 |
三、法律风险 | 第17-18页 |
四、操作风险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 第19-32页 |
第一节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及评析 | 第19-24页 |
一、美国金融衍生品的联邦政府监管 | 第20-22页 |
二、美国衍生品市场的自律组织 | 第22页 |
三、交易所的自律性监管 | 第22-23页 |
四、美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配套法律建设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英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体系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巴塞尔委员会防范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制度安排 | 第25-30页 |
一、银行的内部监管 | 第26-27页 |
二、银行的外部监管 | 第27-28页 |
三、巴塞尔协议体系评析 | 第28-30页 |
第四节 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在OTC市场的作用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体系的构建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回顾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现状 | 第33-34页 |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原则 | 第36-40页 |
一、依法监管原则 | 第37页 |
二、监管适度原则 | 第37-38页 |
三、与货币政策相协调原则 | 第38-39页 |
四、开放与保护并重原则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契机和立法完善 | 第40-49页 |
第一节 我国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契机 | 第40-42页 |
一、现存条件具备了适度的市场流动性 | 第40-41页 |
二、发达国家加强金融监管的趋势减小了监管套利的可能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的建议 | 第42-49页 |
一、《担保法》和《物权法》的完善 | 第42-43页 |
二、《破产法》的完善 | 第43-45页 |
三、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第45-47页 |
四、调整监管方式和监管主体权力的分配 | 第47-48页 |
五、增强国际监管合作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