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9页
 第一节 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概况第17-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7-18页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第二节 TiO_2的晶体结构与光催化原理第20-23页
     ·晶体结构第20-21页
     ·光催化原理第21-23页
 第三节 TiO_2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研究第23-27页
     ·TiO_2光催化技术存在的问题第23页
     ·TiO_2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第23-27页
       ·掺杂第24页
       ·贵金属沉积第24-25页
       ·半导体复合第25-26页
       ·光敏化第26页
       ·负载第26-27页
 第四节 本文工作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7-29页
     ·工作思路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氧化锆纤维负载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9-60页
 第一节 引言第29-30页
 第二节 不同方法负载TiO_2第30-37页
     ·溶胶-凝胶法负载TiO_2第33-34页
     ·P25作钛源水热法负载TiO_2第34-35页
     ·(NH_4)_2TiF_6作钛源水热法负载TiO_2第35-37页
     ·三种方法比较第37页
 第三节 不同反应条件对负载TiO_2的影响第37-41页
     ·(NH_4)_2TiF_6浓度不同第37-38页
     ·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水热反应第38-41页
 第四节 TiO_2微管的制备与表征第41-48页
     ·实验部分第41-42页
     ·结构与形貌第42-45页
     ·生长机制探索第45-47页
     ·光催化性质第47-48页
 第五节 形貌调控及修饰改性第48-59页
     ·反应溶液中添加乙醇第48-49页
     ·反应溶液中添加乙二醇第49-51页
     ·使用NH_4F溶液处理负载后的纤维第51-52页
     ·金属离子掺杂第52-57页
       ·掺杂Fe~(3+)离子第52-54页
       ·掺杂Ag~+离子第54-57页
     ·表面贵金属沉积第57-59页
       ·表面沉积Ag颗粒第57-58页
       ·表面沉积Au颗粒第58-59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氧化锆微球负载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60-74页
 第一节 氧化锆微球负载TiO_2第60-63页
     ·实验部分第60-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3页
       ·形貌分析第61-62页
       ·光催化测试第62-63页
 第二节 氧化锆空心球负载TiO_2第63-66页
     ·实验部分第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6页
       ·形貌分析第63-65页
       ·光催化测试第65-66页
 第三节 含锆玻璃微珠负载TiO_2第66-70页
     ·实验部分第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70页
       ·形貌分析第67-68页
       ·EDS测试第68-69页
       ·光催化测试第69-70页
 第四节 由氧化锆粉体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晶第70-73页
     ·氧化锆粉体的制备第70-71页
       ·实验部分第70页
       ·ZrO_2粉体的结构和形貌第70-71页
     ·TiO_2纳米晶的制备第71-73页
       ·实验部分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BiFeO_3负载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74-83页
 第一节 引言第74-75页
 第二节 载体BiFeO_3的制备与表征第75-79页
     ·水热法制备BiFeO_3粉体第75-77页
       ·实验部分第75-76页
       ·结构与形貌第76-77页
     ·熔盐法制备BiFeO_3粉体第77-78页
       ·实验部分第77页
       ·结构与形貌第77-78页
     ·燃烧法制备BiFeO_3粉体第78-79页
       ·实验部分第78页
       ·结构与形貌第78-79页
     ·三种方法比较第79页
 第三节 BiFeO_3负载TiO_2的制备与表征第79-82页
     ·实验部分第79-80页
     ·结构与形貌第80-81页
     ·漫反射图谱第81页
     ·光催化测试第81-82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第95-9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分子体系的有机热致凝胶新体系
下一篇:Re:YCOB系列晶体的生长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