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策性违约对商品房买卖合同履行的影响--以《新国十条》为分析对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新国十条》出台的背景 | 第8页 |
(二) 案例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一、"政策"与"政策性违约"的界定 | 第10-13页 |
(一) 本文所指"政策"的内容 | 第10页 |
(二) "政策性违约"的界定与特征 | 第10-11页 |
1. "政策性违约"的界定 | 第10页 |
2. "政策性违约"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 "政策性违约"的类型 | 第11-13页 |
1. 依据合同主体划分 | 第11页 |
2. 依据违约原因划分 | 第11-12页 |
3. 依据购房人的主观心态划分 | 第12-13页 |
二、政策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分析 | 第13-17页 |
(一) 政策的合法性分析 | 第13-14页 |
1. 政策的合法性 | 第13页 |
2. 《新国十条》的合法性分析 | 第13-14页 |
(二) 政策的合理性分析 | 第14-17页 |
1. 《新国十条》出台的经济和社会原因 | 第14-15页 |
2. 《新国十条》的合理性分析 | 第15-17页 |
三、"政策性违约"的定性 | 第17-28页 |
(一) "不可抗力"说 | 第17-20页 |
1. 不可抗力的渊源 | 第17-18页 |
2. 不可抗力的界定与适用要件 | 第18页 |
3. 不可抗力的范围 | 第18页 |
4. "政策性违约"与不可抗力 | 第18-20页 |
(二)"情事变更"说 | 第20-26页 |
1. 情事变更的渊源 | 第20-21页 |
2. 情事变更的界定 | 第21-23页 |
3. 情事变更的适用要件 | 第23-25页 |
4. 情事变更的适用范围 | 第25页 |
5. "政策性违约"与情事变更 | 第25-26页 |
(三) 其他观点评析 | 第26-28页 |
四、"政策性违约"对商品房买卖合同履行的影响 | 第28-32页 |
(一) 从《新国十条》的法律性质角度分析 | 第28-29页 |
1. 适用要件方面 | 第28页 |
2. 权利属性方面 | 第28-29页 |
3. 适用方式方面 | 第29页 |
(二) 从《新国十条》出台的目的角度分析 | 第29-30页 |
(三) 情事变更在"政策性违约"案件中的具体适用 | 第30-32页 |
1. 合同是否有约定 | 第30页 |
2. 与相关法律的协调 | 第30-31页 |
3. 关于"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资料 | 第33-35页 |
(一) 著作类 | 第33页 |
(二) 论文类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路(代后记)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