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脂质纳米载体的细胞转运与抗肿瘤药效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3页
前言第13-18页
第一章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与药效研究第18-3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18-19页
   ·材料第18-19页
   ·仪器第19页
 2. 实验方法第19-23页
   ·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的合成第19页
   ·硬脂酸-叶酸嫁接物的合成第19-20页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第20页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与表面电位测定第20页
   ·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第20-21页
   ·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第21页
   ·A549细胞培养第21-22页
   ·荧光标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第22页
     ·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第22页
     ·荧光标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率测定第22页
   ·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给药系统的细胞毒性实验第22-2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3-33页
   ·嫁接物的合成第23-25页
     ·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嫁接物的合成第23-25页
     ·硬脂酸-叶酸嫁接物的合成第25页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与表面电位第25-27页
   ·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第27页
   ·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第27-28页
   ·荧光标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第28-32页
     ·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第28-30页
     ·荧光标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率第30-32页
   ·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给药系统的细胞毒性第32-33页
 4. 小结第33-35页
第二章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细胞摄取与药效研究第35-52页
 1. 材料与仪器第35-36页
   ·材料第35-36页
   ·仪器第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40页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第36页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粒径与表面电位测定第36-37页
   ·纳米粒的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考察第37页
   ·紫杉醇含量测定第37页
   ·紫杉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第37页
   ·紫杉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药物体外释放考察第37-38页
   ·荧光标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细胞摄取第38页
     ·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第38页
     ·荧光标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细胞摄取率测定第38页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给药系统的细胞毒性实验第38-39页
   ·细胞内药物浓度分布与给药系统抑制率相互关系的考察第39-40页
     ·细胞内紫杉醇浓度的经时测定第39页
     ·紫杉醇给药系统的经时细胞抑制率第39-4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0-50页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粒径与表面电位第40-41页
   ·纳米粒的表面性质第41-42页
   ·紫杉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第42-43页
   ·紫杉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药物体外释放第43-44页
   ·荧光标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细胞摄取第44-47页
     ·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第44-46页
     ·荧光标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细胞摄取率第46-47页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给药系统的细胞毒性第47-48页
   ·细胞内药物浓度分布与给药系统抑制率的相互关系第48-50页
 4. 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载药脂质纳米粒逆转耐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研究第52-66页
 1. 材料与仪器第52-53页
   ·材料第52页
   ·仪器第52-53页
 2. 实验方法第53-57页
   ·阿霉素碱基的制备第53页
   ·脂质纳米粒的制备第53页
   ·脂质纳米粒的粒径与表面电位测定第53-54页
   ·药物含量测定第54页
     ·紫杉醇含量测定第54页
     ·阿霉素含量测定第54页
   ·载药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第54-55页
   ·载药脂质纳米粒的药物体外释放考察第55页
   ·耐药细胞的培养第55页
   ·耐药细胞模型评估第55-56页
     ·阿霉素耐药细胞模型评估第55-56页
     ·阿霉素耐药细胞模型的多药耐药性考察第56页
   ·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实验第56页
   ·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研究第56-5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7-65页
   ·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和表面电位第57-58页
   ·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第58-59页
   ·载药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与载药量第59-60页
   ·载药脂质纳米粒的药物体外释放第60-62页
   ·耐药细胞模型评估第62页
     ·阿霉素耐药细胞模型评估第62页
     ·阿霉素耐药细胞模型的多药耐药性考察第62页
   ·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第62-63页
   ·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第63-65页
 4. 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综述第73-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尿嘧啶明胶-PLGA微球复合凝胶剂的制备及评价
下一篇:乳酸左氧氟沙星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