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磁性纳米固体酸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概述第12-13页
   ·磁性纳米固体催化剂特性第13-14页
   ·磁性纳米固体催化剂合成方法第14-20页
     ·合成磁性纳米粒子载体第14-17页
     ·表面修饰磁性纳米粒子载体第17页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载体第17-20页
       ·吸附第18-19页
       ·直接包覆第19页
       ·负载第19-20页
       ·共价嫁接第20页
   ·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现状第20-21页
   ·本文工作设想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3-27页
   ·化学试剂第23-24页
   ·表征和检测仪器第24-25页
     ·气相色谱(GC-FID)第24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4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第24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R)第24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4-25页
     ·热分析(TG-SDTA)第25页
     ·磁性质测试(VSM)第25页
     ·酸度测试第25页
   ·催化合成缩醛或缩酮反应及其产物分析第25-27页
第三章 磺酸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第27-43页
   ·引言第27页
   ·实验部分第27-29页
     ·磁性纳米粒子载体(Fe_3O_4)的制备第27-28页
     ·制备磺酸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固体酸催化剂第28-29页
       ·制备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第28页
       ·制备磺酸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42页
     ·催化剂合成讨论第29-30页
     ·XRD测试结果第30-31页
     ·TEM测试结果第31-32页
     ·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第32-33页
     ·磁滞回线测试结果第33-34页
     ·元素分析和酸碱滴定结果第34-35页
     ·影响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各因素探究第35-42页
       ·催化剂量的影响第35-36页
       ·反应物投料比的影响第36-37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7-38页
       ·带水剂的影响第38-39页
       ·催化剂重复循环利用第39-40页
       ·其他醛酮化合物与乙二醇的缩醛(缩酮)反应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磺酸化碳包覆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第43-55页
   ·引言第43-44页
   ·实验部分第44-45页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Fe_3O_4)第44页
     ·磺酸化碳包覆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第44-45页
       ·碳包裹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4-45页
       ·磺化碳包裹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4页
     ·催化剂合成讨论第45-46页
     ·XRD测试结果第46-47页
     ·TEM测试结果第47页
     ·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第47-48页
     ·磁滞回线测试结果第48-49页
     ·酸碱滴定结果第49页
     ·影响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各因素探究第49-54页
       ·催化剂的重复循环使用第51-52页
       ·催化剂活性比较第52页
       ·其他醛酮化合物与乙二醇的缩醛(缩酮)反应应用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杂多酸功能化交联壳聚糖包裹磁性纳米粒子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第55-70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页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Fe_3O_4)第56页
     ·杂多酸功能化交联壳聚糖包裹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57页
   ·催化剂合成讨论第57-69页
     ·XRD测试结果第57-59页
     ·TEM测试结果第59-60页
     ·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第60-61页
     ·磁滞回线测试结果第61-62页
     ·热重分析结果第62-63页
     ·影响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各因素探究第63-69页
       ·催化剂量的影响第63-64页
       ·反应物投料摩尔比的影响第64-65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5-66页
       ·带水剂的影响第66-67页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硕士生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械化学合成纳米功能材料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