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基础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纯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外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 第11页 |
| ·纯电动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纯电动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研究微型纯电动汽车的意义及必要性 | 第13-14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电动汽车电气系统设计 | 第15-27页 |
| ·电动汽车改装设计的思路 | 第15-16页 |
| ·性能规范及车型选择 | 第16-18页 |
| ·微型纯电动汽车性能指标的提出 | 第16-18页 |
| ·车型选择 | 第18页 |
| ·电动汽车电气系统设计 | 第18-24页 |
| ·电气系统总体配置 | 第18-19页 |
| ·整车通信网络 | 第19-21页 |
| ·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 第21-23页 |
| ·电机驱动系统 | 第23-24页 |
| ·车辆管理单元 | 第24页 |
| ·电驱动系统控制回路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6页 |
| ·电动汽车的动力学模型 | 第27-28页 |
| ·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计算 | 第28-30页 |
| ·等速法续驶里程的计算 | 第28-29页 |
| ·工况法续驶里程的计算 | 第29-30页 |
| ·等速法续驶里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 ·电机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 第31页 |
| ·整车因素对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影响 | 第31-35页 |
| ·电池的影响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设计 | 第36-50页 |
| ·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问题的描述 | 第36-39页 |
| ·参数优化匹配的数学背景 | 第36-37页 |
| ·参数匹配的初始条件和约束 | 第37页 |
|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要求对各组件的约束 | 第37-39页 |
| ·动力参数优化匹配 | 第39-45页 |
| ·设计模型与优化技术 | 第39-40页 |
|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 ·组件的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 ·动力传动系统优化 | 第43-44页 |
| ·优化结果 | 第44-45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电机特性试验 | 第47-49页 |
| ·试验装置 | 第47-48页 |
| ·电机性能试验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车辆管理单元控制策略设计及实现 | 第50-60页 |
| ·整车驱动控制策略 | 第50-52页 |
| ·驱动系统控制模型 | 第50-51页 |
| ·加速踏板的加速特性曲线 | 第51-52页 |
|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52-55页 |
| ·并行式制动系统 | 第53页 |
| ·并行制动控制策略 | 第53-54页 |
| ·并行制动策略的实现 | 第54-55页 |
| ·车辆管理单元的硬件构成 | 第55-58页 |
| ·主控制器 | 第56-57页 |
| ·人机界面 | 第57-58页 |
| ·车辆管理单元的软件构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 | 第65-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