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徽派民居的应用性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7页 |
一、当前民居研究的思想方法辨析 | 第7-11页 |
1. 民居实质的理解 | 第7-9页 |
2. 民居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二、徽派民居的“建筑语法”解析 | 第11-21页 |
1. 徽派民居的原生文化基因 | 第12-16页 |
①承载徽派民居的儒家伦理思想 | 第12-14页 |
②传统的儒家风水观念 | 第14-16页 |
2. 文化基因所孕生的空间组织关系 | 第16-21页 |
①村落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②村落的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③宅第内的空间构成关系概说 | 第18-21页 |
3. 空间组织与社群结构的关系 | 第21页 |
三、徽派民居的应用性分析及体现 | 第21-30页 |
1. 宅院基本组合型制的具体归纳 | 第21-23页 |
2. 宅院空间构成元素分析 | 第23-28页 |
①入口的空间构成 | 第23-24页 |
②天井的空间构成 | 第24-26页 |
③厅堂的空间构成 | 第26-27页 |
④卧室的空间构成 | 第27-28页 |
3. 徽派民居宅院的空间构成特征体现 | 第28-30页 |
四、徽派民居的应用性启示 | 第30-33页 |
1. 儒家思想的活力 | 第30-31页 |
2. 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 第31页 |
3. 演变机制的启发 | 第31-33页 |
①适应与共生 | 第31-33页 |
②模仿和类比 | 第33页 |
五、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书目 | 第35-36页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