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 1.1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第9页 |
| 1.2 3G的安全指导原则 | 第9-10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4 本文安排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3G系统的安全结构 | 第13-29页 |
| 2.1 安全结构 | 第13-14页 |
| 2.2 安全特征 | 第14-16页 |
| 2.3 网络接入安全机制 | 第16-25页 |
| 2.4 接入链路数据完整性 | 第25-26页 |
| 2.5 接入链路数据的保密性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算法与协议的设计和分析 | 第29-50页 |
| 3.1 3G算法概述 | 第29页 |
| 3.2 一种实现f0-f5算法的方案 | 第29-33页 |
| 3.3 标准化算法f8,f9 | 第33-38页 |
| 3.4 分析KASUMI分组密码算法 | 第38-45页 |
| 3.5 BAN逻辑分析AKA协议 | 第45-50页 |
| 第四章 3G有线网络内的安全体制 | 第50-61页 |
| 4.1 一个宏观的密钥管理体制 | 第50-55页 |
| 4.2 一种two-tiered(两阶)密钥管理结构 | 第55-61页 |
| 第五章 基于整个网络范围的3G的安全体制 | 第61-64页 |
| 5.1 密钥管理体制架构概述 | 第61页 |
| 5.2 具体实现的描述 | 第61-62页 |
| 5.3 加密算法 | 第62页 |
| 5.4 安全性分析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两种新的有效电子现金体制 | 第64-71页 |
| 6.1 一种基于Nyberg-Rueppel盲签名的电子货币 | 第64-67页 |
| 6.2 基于ELGamal签名的电子现金体制 | 第67-71页 |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作者在硕士期间所完成的文章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