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工作程序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工作程序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模型建立 | 第15页 |
·总体景观预调查 | 第15-16页 |
·总体景观调查 | 第16页 |
·使用主观感受评价调查 | 第16页 |
·设计原则归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31页 |
·校园规划与设计理论 | 第17-19页 |
·国外理论 | 第17-18页 |
·国内理论 | 第18-19页 |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19-23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页 |
·环境认知理论 | 第21页 |
·舒适感 | 第21-22页 |
·私密性 | 第22页 |
·领域感 | 第22-23页 |
·场所感 | 第23页 |
·景观评价方法 | 第23-27页 |
·详细描述法 | 第24-25页 |
·公众偏好法 | 第25-26页 |
·综合法 | 第26-27页 |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 | 第27-30页 |
·使用状况评价的概念 | 第27页 |
·使用状况评价的特点 | 第27-2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目前校园绿地使用状况评价的不足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大学校园绿地总体景观评价 | 第31-58页 |
·研究对象 | 第31-33页 |
·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总体景观评价调查 | 第34-46页 |
·评价因子集制定 | 第34-35页 |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35-39页 |
·评价因子等级标准界定 | 第39-44页 |
·调查问卷的发放 | 第44-46页 |
·总体景观评价分析 | 第46-57页 |
·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46-50页 |
·平均值分析 | 第50-56页 |
·评价因子检验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大学校园绿地使用主观感受评价 | 第58-79页 |
·研究对象 | 第58-63页 |
·研究假设 | 第63页 |
·使用主观感受评价调查 | 第63-67页 |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63-65页 |
·评价因子等级标准界定 | 第65-67页 |
·调查问卷的发放 | 第67页 |
·使用主观感受评价分析 | 第67-78页 |
·平均值分析 | 第67-76页 |
·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79-88页 |
·人文景观 | 第79-81页 |
·人文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79-80页 |
·人文景观的改造建议 | 第80-81页 |
·水景 | 第81-83页 |
·水景存在的问题 | 第81-82页 |
·水景的改造建议 | 第82-83页 |
·建筑小品及休憩设施 | 第83-84页 |
·建筑小品及休憩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83页 |
·建筑小品及休憩设施的改造建议 | 第83-84页 |
·道路景观 | 第84-85页 |
·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84页 |
·道路景观的改造建议 | 第84-85页 |
·植物景观 | 第85-87页 |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85-86页 |
·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议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8-92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8-90页 |
·研究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1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绿地总体景观调查问卷(预调查) | 第96-97页 |
附录2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绿地总体景观调查问卷 | 第97-98页 |
附录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绿地使用主观感受调查问卷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