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建国十七年来现代戏创作概况 | 第7-8页 |
二.沪剧现代戏创作的准备阶段 | 第8-16页 |
(一) 沪剧剧种特色 | 第8-11页 |
(二) 西装旗袍戏为现代戏的演出积累了的经验 | 第11-14页 |
(三) 解放前,就形成了吸收其他艺术人才的创作传统 | 第14-16页 |
三.建国十七年沪剧现代戏创作的成功要素 | 第16-24页 |
(一) 艺术创作的良性循环是沪剧现代戏成功的基本条件 | 第16-20页 |
(二) 深入生活的创作方式是沪剧现代戏成功的必要保证 | 第20-24页 |
四.建国十七年沪剧现代戏创作的成就 | 第24-30页 |
(一) 刻划了鲜活生动的典型人物 | 第24-26页 |
(二) 创造了脍炙人口的唱腔艺术 | 第26-28页 |
(三) 造就了一代艺术家群体,全面提升沪剧舞台艺术 | 第28-30页 |
五.建国十七年沪剧现代戏创作的缺憾 | 第30-32页 |
(一) 政治指向成为创作的风向标 | 第30-31页 |
(二) 生活化的创造与戏曲化的传承之间的矛盾 | 第31-32页 |
六.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