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慢性乙型肝炎与脾胃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与辨治概况第9-24页
 1. 病名的认识第9页
 2. 病因病机第9-12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第9-10页
     ·内因-正气不足,脾失健运第9页
     ·外因-湿热疫毒,外感内伏第9-10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第10-11页
     ·湿热蕴结第10页
     ·脾失健运第10-11页
     ·瘀血阻络第11页
     ·肝肾阴虚第11页
   ·小结第11-12页
 3. 中医药辨证论治第12-17页
   ·分型论治第12-13页
   ·经方加减论治第13页
   ·专方加减论治第13-17页
     ·设干扰素对照组第13-14页
     ·设核苷类药物对照组第14页
     ·设其它西药对照组第14-15页
     ·设中成药对照组第15-17页
     ·其它第17页
 4. 总结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4页
研究一 现代中医药文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证型频次分析第24-35页
 1. 研究方法第24页
   ·收录范围与纳入标准第24页
   ·统计方法第24页
 2. 文献中药物的频次统计及分析第24-32页
   ·药物频次统计第24-25页
   ·药物功效分类频次统计第25-26页
   ·疏肝理气药物频次统计第26页
   ·健脾和胃药物频次统计第26-27页
   ·利水化湿药物频次统计第27页
   ·清热解毒药物频次统计第27-28页
   ·补益肝肾药物频次统计第28页
   ·活血化瘀药物频次统计第28-29页
   ·药物四气频次统计第29页
   ·药物五味频次统计第29-30页
   ·药物性味频次统计第30页
   ·药物归经频次统计第30-31页
   ·分析结果第31-32页
     ·药物使用频次与功效关系第31页
     ·常用药物第31页
     ·在性味方面第31-32页
     ·在归经方面第32页
 3. 文献中证型的频次统计及分析第32-33页
   ·分析结果第33页
 小结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研究二 慢性乙型肝炎与脾胃相关性的理论研究第35-50页
 前言第35页
 1. 肝与脾胃的生理相关性第35-37页
   ·经络相通第35页
   ·五行制化第35页
   ·功能相关第35-37页
 2. 慢性乙型肝炎与脾胃的相关性第37-45页
   ·病因方面第37-38页
     ·内因:素体正气不足,脾胃亏虚第37-38页
     ·外因:湿热邪气羁留,困阻脾胃第38页
   ·病机方面第38-39页
     ·湿热中阻,肝胆热郁第38页
     ·脾湿土壅,肝气郁结第38页
     ·肝胃不和,浊阴不降第38页
     ·脾虚胃弱,肝血不畅第38页
     ·脾胃不足,肝肾阴亏第38-39页
   ·辨治要点第39-40页
     ·“脾失健运”是肝炎的病理关键第39页
     ·治法当首重“脾胃”第39页
     ·“清热解毒”不为常法第39页
     ·“活血化瘀”只宜少用第39页
     ·“扶正补虚”慎用滋腻第39-40页
   ·慢性乙型肝炎从脾胃论治的辨证分型第40-43页
     ·肝胆湿热证第40-41页
     ·肝郁脾虚证第41-42页
     ·肝胃不和证第42页
     ·肝肾阴虚证第42-43页
     ·络脉瘀阻证第43页
   ·肝与其它脏腑的相关性第43-45页
     ·胆第43-44页
     ·肾第44页
     ·心第44页
     ·肺第44-45页
     ·大肠第45页
     ·三焦第45页
 3. 跟师学习慢性乙型肝炎立法原则与辨病用药第45-46页
   ·立法原则第45-46页
   ·辨病用药第46页
 4. 病例举隅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篇1:慢性乙型肝炎方药、证型数据库第50-52页
附篇2:2007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52-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贷款的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下一篇:川陕之交西南官话方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