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锻炼论文

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言第9-17页
 一 瑜伽流行的重要背景——当代视觉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对身体构形的关注第9-11页
 二 瑜伽热的盛况第11-13页
 三 问题:心灵的缺失第13-15页
 四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价值与创新点第15-17页
第一章 我国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7-23页
 第一节 瑜伽文献总况第17-18页
 第二节 瑜伽研究的主要方向第18-21页
 第三节 问题:瑜伽审美性研究的缺失第21-23页
第二章 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第23-39页
 第一节 三昧:瑜伽永恒的心灵追求第23-29页
  一 三昧:瑜伽永恒的心灵追求——瑜伽的历史发展源流第23-26页
  二 三昧之路:瑜伽八支行法第26-27页
  三 殊途同归:瑜伽的主要流派第27-29页
 第二节 高峰体验:三昧境界的审美状态第29-34页
  一 自我的状态第29-30页
  二 "我"与客体第30-32页
  三 纯净完美的终极快乐第32页
  四 三昧境界与高原体验第32-34页
 第三节 瑜伽三昧境界与审美超越性第34-39页
  一 西方美学关于审美超越性的讨论第34-35页
  二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超越性的讨论第35-36页
  三 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超越性第36-39页
第三章 瑜伽三昧境界与庄子美学的相似性第39-52页
 第一节 纯净的虚空第39-42页
  一 身净第39-40页
  二 心净第40-41页
  三 虚空的心第41-42页
 第二节 静第42-45页
  一 深沉的静寂第43页
  二 专注第43-44页
  三 极静中之极动第44-45页
 第三节 明:莲花次第开第45-48页
  一 我明第45-47页
  二 物明第47-48页
  三 莲花次第开第48页
 第四节 喜第48-52页
第四章 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功效第52-62页
 第一节 人的身心和谐美第52-57页
  一 重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第52-54页
  二 增强审美感觉的敏感性第54-56页
  三 身心的和谐统一第56-57页
 第二节 人际关系和谐美第57-60页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美第60-62页
结语:瑜伽与大众的审美化人生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附录第71-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以安徽省团结村为例
下一篇:城市步行空间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