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含义和特征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研究 | 第13-14页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含义、理论基础和研究价值 | 第16-26页 |
一、自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含义 | 第16-19页 |
(一) 自我教育的含义 | 第16-1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含义 | 第18-1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理论和主观能动性理论 | 第20-21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我教育”的理论和政策文献中的“自我教育”论述 | 第21-23页 |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价值 | 第23-26页 |
(一)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理论价值 | 第23-24页 |
(二)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实践价值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 | 第26-38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目标的确立 | 第26-28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目标的含义 | 第26-27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 第27-28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内容的选择 | 第28-29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活动的运行 | 第29-34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意识的产生 | 第30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认知 | 第30-31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体验 | 第31-32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调控 | 第32-33页 |
(五)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践行 | 第33-34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效果评估和自我教育的调整 | 第34-38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效果评估 | 第34-35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调整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原则、条件和途径 | 第38-5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原则 | 第38-41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8-39页 |
(二) 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39-40页 |
(三) 自我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41页 |
(四) 自我教育的思想改造和行为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第41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条件 | 第41-44页 |
(一) 自我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 第41-43页 |
(二) 自我教育者的主体性 | 第43页 |
(三) 自我教育的环境因素 | 第43-44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实现的途径 | 第44-50页 |
(一) 自我学习 | 第45-46页 |
(二) 自我修养 | 第46-47页 |
(三) 实践锻炼 | 第47-48页 |
(四) 批评和自我批评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