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热带及亚热带果类病虫害论文

重庆枇杷花腐病病因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枇杷简介第11-12页
   ·枇杷的起源与分布第11页
   ·枇杷的生物学特性简介第11-12页
   ·枇杷的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第12页
 2 枇杷主要病害第12-14页
   ·叶部主要病害第13-14页
   ·果部主要病害第14页
 3 枇杷花腐病及其研究现状第14页
 4 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及其研究现状第14-18页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的划分第15-16页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的分类第16-18页
   ·中国拟盘多毛孢的研究概况第18页
 5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引言第21-22页
第三章 重庆枇杷花腐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第22-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田间发病调查第22页
   ·枇杷花腐病的症状描述第22-23页
   ·病原的分离与纯化第23页
   ·病原致病性测定第23页
   ·病原鉴定第2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3-29页
   ·田间发病调查第23-25页
   ·病害症状特点第25页
   ·分离结果第25-26页
   ·病原鉴定第26-29页
     ·病原致病性测定第26-28页
     ·病原菌落特征第28-2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9-30页
第四章 枇杷花腐病病原生物学研究第30-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供试材料第30-31页
   ·试验方法第31-32页
     ·温度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pH值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光照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碳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氮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1页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1-32页
     ·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温度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2-33页
     ·温度对P.eriobotrifoli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2-33页
     ·温度对B.cinere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3页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3-35页
     ·不同培养基对P.eriobotrifoli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培养基对B.cinere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4-35页
   ·pH值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5-37页
     ·pH值对P.eriobotrifoli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5-36页
     ·pH值对B.cinere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6-37页
   ·光照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7-38页
     ·光照对P.eriobotrifoli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7页
     ·光照对B.cinere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7-38页
   ·碳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8-40页
     ·碳源对P.eriobotrifoli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8-39页
     ·碳源对B.cinere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39-40页
   ·氮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40-42页
     ·氮源对P.eriobotrifoli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40-41页
     ·氮源对B.cinerea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41-42页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2页
     ·温度对P.eriobotrifolia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2页
     ·温度对B.cinerea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2页
   ·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2-43页
     ·湿度对P.eriobotrifolia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2-43页
     ·湿度对B.cinerea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3-45页
第五章 重庆枇杷叶片和果实病害种类调查与病原鉴定第45-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页
   ·病害调查第45页
   ·病害种类及病原鉴定第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枇杷叶片和果实病害调查第45-46页
   ·病害种类及其病原第46-50页
     ·枇杷炭疽病第46-47页
     ·枇杷轮斑病第47页
     ·枇杷灰斑病第47-48页
     ·枇杷圆斑病第48-49页
     ·枇杷叶尖枯斑病第49-5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0-51页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第51-53页
 1 重庆枇杷病害种类调查第51页
 2 枇杷花腐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第51页
 3 枇杷花腐病发病规律与叶斑病害、品种、湿度、气候、管理等因素的关系第51-52页
 4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52页
 5 进一步研究工作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图第59-61页
附录:主要实验仪器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基金项目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人脐血干细胞海马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及GM1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