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抢劫罪未遂形态的基础理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抢劫罪未完成形态论 | 第11-15页 |
一、抢劫罪未完成形态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3页 |
二、抢劫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根据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抢劫未遂与其他抢劫未完成形态 | 第15-19页 |
一、抢劫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7页 |
二、抢劫未遂与抢劫预备、抢劫中止 | 第17-18页 |
三、抢劫未遂形态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抢劫罪未遂形态研究焦点综述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抢劫罪未遂形态研究焦点之一 | 第19-21页 |
一、“着手”的概念问题 | 第19-20页 |
二、抢劫罪着手的认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抢劫罪未遂形态研究焦点之二 | 第21-25页 |
一、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概述 | 第21页 |
二、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的分析与认定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抢劫罪未遂形态认定标准的再认识 | 第25-32页 |
第一节 阶段性标准—着手与未得逞 | 第25-28页 |
一、“着手”问题 | 第25-26页 |
二、抢劫“未得逞”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区域性标准—普通抢劫、加重抢劫与转化型抢劫 | 第28-32页 |
一、普通抢劫 | 第28-29页 |
二、加重抢劫 | 第29-30页 |
三、转化型抢劫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