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天然药物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国外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国内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天然药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9页 |
·天然产物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天然产物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天然药物研究前景 | 第19-20页 |
·天然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9页 |
·天然抑菌剂的开发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桑科大麻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21-30页 |
·桑科植物研究概述 | 第21页 |
·大麻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大麻属植物—大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大麻酚类 | 第22-23页 |
·大麻酮 | 第23页 |
·大麻酚萜 | 第23-24页 |
·大麻酚酸 | 第24页 |
·大麻植物药理研究 | 第24-27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4-25页 |
·大麻素类药物的治疗作用 | 第25-26页 |
·心血管疾病 | 第26页 |
·治疗青光眼 | 第26页 |
·止吐 | 第26页 |
·刺激食欲 | 第26-27页 |
·抗哮喘 | 第27页 |
·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 第27页 |
·其它功效 | 第27页 |
·大麻纤维具有抗菌、除臭的作用 | 第27-30页 |
·抗菌性测试 | 第27-28页 |
·高温蒸煮前后大麻纤维的抑菌值和杀菌值 | 第28-30页 |
第3章 大麻抑菌作用的研究 | 第30-38页 |
·大麻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大麻简介 | 第30页 |
·大麻营养成分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菌株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页 |
·药品的制备 | 第31-32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32页 |
·含药纸片的制备 | 第32页 |
·菌落记数 | 第32页 |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32页 |
·K-B实验法 | 第32页 |
·统计方法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大麻叶(DML4)和大麻茎皮(DMS4)的抗菌作用 | 第32-34页 |
·不同生长期的低毒大麻叶浸膏抑菌作用的研究 | 第34-35页 |
·不同生长期的低毒大麻茎皮浸膏抑菌作用的研究 | 第35-38页 |
第4章 大麻化学成分分离 | 第38-54页 |
·大麻叶分离实验部分 | 第38-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大麻叶(DML9)提取过程 | 第38页 |
·分离步骤 | 第38-39页 |
·大麻叶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 | 第39-43页 |
·大麻茎皮分离实验部分 | 第43-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提取过程 | 第43页 |
·分离步骤 | 第43-45页 |
·大麻茎皮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成分 | 第45-50页 |
·9月份大麻(叶和茎皮)浸膏及其不同极性浸膏抑菌作用的研究 | 第50-52页 |
·大麻叶(DML9)及其不同极性浸膏溶液的抑菌作用 | 第50-51页 |
·大麻茎皮(DMS9)及其不同极性浸膏溶液的抑菌作用 | 第51-52页 |
·大麻分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 第52-54页 |
·齐墩果烯和齐墩果酸的抑菌作用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