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量子化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两态反应的研究背景及其进展 | 第11-14页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量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18-37页 |
第一节 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 | 第18-21页 |
·闭壳层分子的HFR方程(Hartree-Fock-Roothann方程) | 第18-20页 |
·开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电子相关问题 | 第21-24页 |
·电子相关能 | 第21页 |
·组态相互作用(CI) | 第21-23页 |
·相关簇(耦合簇)方法(CC)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24-26页 |
第四节 基组的选择 | 第26-27页 |
·最小基组 | 第26页 |
·分裂基组 | 第26-27页 |
·极化基组 | 第27页 |
·弥散函数 | 第27页 |
·第三周期以后的原子基组 | 第27页 |
第五节 频率分析及零点能的计算 | 第27-29页 |
·频率的计算 | 第27-28页 |
·零点能的计算 | 第28-29页 |
第六节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29-31页 |
第七节 单重态和三重态 | 第31-36页 |
·单重态和三重态的转换机制(自旋-轨道偶合机制) | 第31-33页 |
·系间窜越的选择规则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气相中SC~+催化NO_2与CO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37页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结构及反应过程的分析 | 第38-42页 |
·不同自旋态势能面的交叉 | 第42-44页 |
·不同自旋态金属离子夺氧能力的估算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气相中Ti~+催化NO_2与CO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47-57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47页 |
第二节 计算方法 | 第4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结构及反应过程分析 | 第47-52页 |
·不同自旋态势能面的交叉 | 第52-54页 |
·不同自旋态金属离子夺氧能力的估算 | 第54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