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制度化研究
目录 | 第1-3页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5-9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第5-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8-9页 |
一、科学执政制度化的相关概念、内容及目的 | 第9-17页 |
(一) 科学执政制度化的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二) 科学执政制度化相关概念的内容 | 第10-15页 |
(三) 科学执政制度化的目的 | 第15-17页 |
二、科学执政制度化的必要性 | 第17-24页 |
(一) 科学执政制度化有利于汲取执政经验教训 | 第17-18页 |
(二) 科学执政制度化有利于减小执政成本 | 第18-20页 |
(三) 科学执政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执政效率 | 第20-21页 |
(四) 科学执政制度化有利于避免执政失当 | 第21-24页 |
三、科学执政制度化的可行性 | 第24-30页 |
(一) 邓小平为科学执政制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第24-27页 |
(二) 第三代国家领导人对科学执政制度化的发展 | 第27-29页 |
(三) 长期执政使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执政经验 | 第29-30页 |
四、科学执政制度化的困难与问题 | 第30-41页 |
(一) 科学执政本身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问 | 第30页 |
(二) 执政者自身素质存在一定问题 | 第30-36页 |
(三) 制度构建本身是一项困难的事业 | 第36-41页 |
五、科学执政制度化的途径 | 第41-48页 |
(一) 建立政策制订制度化的机制 | 第41-42页 |
(二) 建立政策执行制度化的机制 | 第42-43页 |
(三) 建立制约监督制度化的机制 | 第43-45页 |
(四) 建立问题反馈制度化的机制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