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Summary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 1 杜鹃植物简介 | 第12-13页 |
| 2 杜鹃类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 ·菌根研究的发展史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杜鹃类菌根的形成与特点 | 第14-15页 |
| ·杜鹃类菌根真菌的生理学特性 | 第15-16页 |
| ·杜鹃类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 第16-18页 |
| ·杜鹃类菌根菌分类与分离培养研究状况 | 第18-20页 |
| ·杜鹃花科菌根真菌应用前景与研究趋势 | 第20-21页 |
| 3 杜鹃属与三种杜鹃植物(大白杜鹃、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的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 ·杜鹃属的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 ·大白杜鹃、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的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 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的菌根显微观察 | 第25-31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 ·材料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的菌根显微观察 | 第26-29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菌根不同显微观察方法的影响 | 第29页 |
| 3 讨论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杜鹃类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1-4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样品的表面消毒方法及操作步骤 | 第31-32页 |
| ·菌种的分离纯化 | 第32页 |
| ·产孢结构的诱导 | 第32页 |
| ·菌种的描述及鉴定 | 第32-33页 |
| ·菌种的保存 | 第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菌根真菌分离的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升汞处理时间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三种杜鹃菌根表面灭菌与否的出菌时间比较 | 第34-35页 |
| ·三种杜鹃菌根灭菌与未灭菌的最后一次冲洗无菌水涂布培养结果 | 第35-36页 |
| ·培养基对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菌根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菌根真菌的鉴定 | 第36-39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菌根真菌的鉴定结果 | 第36-39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 第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组织培养研究 | 第40-5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3页 |
| ·材料 | 第40-41页 |
| ·方法 | 第41-43页 |
| ·灭菌处理 | 第41-42页 |
| ·种子萌发 | 第42-43页 |
|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芽的诱导与增殖 | 第43页 |
| ·培养条件 | 第43页 |
| ·计算方法 | 第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情况 | 第43-45页 |
| ·基本培养基对马缨杜鹃与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激素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土壤瓶中马缨杜鹃与露珠杜鹃种子的萌发效果 | 第45页 |
| ·培养基对大白杜鹃、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芽诱导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激素对大白杜鹃、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芽诱导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培养基对大白杜鹃、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芽增殖的影响 | 第47页 |
| ·激素对大白杜鹃、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芽增殖的影响 | 第47-48页 |
| 3. 讨论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和大白杜鹃菌根真菌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幼苗的促生作用 | 第50-59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0-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53页 |
| ·单菌株菌液与混合菌菌液培养基配制 | 第50页 |
| ·供试菌株活化与摇床培养 | 第50页 |
| ·单菌母液配制 | 第50页 |
| ·菌根真菌的单菌株菌液与混合菌菌液配制 | 第50-52页 |
| ·单菌株菌液和混合菌菌液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幼苗的促生作用 | 第52-53页 |
| ·单菌株菌液和混合菌菌液对马缨杜鹃无菌幼苗的促生作用 | 第52页 |
| ·单菌株菌液和混合菌菌液对露珠杜鹃自然幼苗的促生作用 | 第52-53页 |
| ·数据处理 | 第5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 ·单菌株菌液对马缨无菌幼苗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混合菌菌液对马缨无菌幼苗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单菌株菌液对露珠自然幼苗促生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混合菌菌液对露珠自然幼苗促生的影响 | 第56-57页 |
| 3 小结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第69-70页 |
| 图版 | 第70-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