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科技创新的含义 | 第9-10页 |
·科技的含义 | 第9-10页 |
·创新的含义 | 第10页 |
·科技创新的含义 | 第10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国外科技创新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第13-21页 |
·国外科技创新经验介绍 | 第13-18页 |
·美国的科技创新 | 第13-14页 |
·日本的科技创新 | 第14-16页 |
·欧盟的科技创新 | 第16-18页 |
·国外科技创新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第18-21页 |
·重视人才与教育 | 第18-19页 |
·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 第19页 |
·加强产学研合作 | 第19页 |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 第19页 |
·重视知识产权和保护 | 第19-21页 |
3 河北省科技创新现状 | 第21-29页 |
·河北省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的现状 | 第21-23页 |
·河北省人才队伍规模现状 | 第21-22页 |
·人才竞争力现状 | 第22页 |
·人才的流动现状 | 第22-23页 |
·河北省科研经费投入的现状 | 第23-25页 |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规模 | 第23页 |
·R&D经费投入规模 | 第23-24页 |
·投入强度分析 | 第24-25页 |
·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的现状 | 第25-26页 |
·河北省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26-29页 |
4 河北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9-37页 |
·河北省科技创新人才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29-31页 |
·人才工作思想观念落后 | 第29页 |
·制度安排缺位 | 第29-30页 |
·教育方面的原因 | 第30-31页 |
·河北省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和强度不够 | 第31-33页 |
·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引导不够 | 第33页 |
·河北省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3-35页 |
·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低,政策本身质量不高 | 第33页 |
·政策制定缺乏整体性设计,政策体系不配套 | 第33-34页 |
·政策法制化程度较低,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 第34页 |
·政策评估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 | 第34-35页 |
·河北省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5-37页 |
·创新要素的投入规模和力度目前都比较小,具备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基础实力和潜力 | 第35页 |
·创新效能还比较低,尤其是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能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和空间较大 | 第35-36页 |
·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虽少,但基础实力相对雄厚,且因国有股份的存在,实施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较强 | 第36-37页 |
5 提高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研究 | 第37-43页 |
·优化河北省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37-38页 |
·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报系统 | 第37页 |
·转变人才工作观念,引导人才队伍向创新型发展 | 第37页 |
·优化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 | 第37-38页 |
·建立鼓励创新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 第38页 |
·加强对河北省科技创新财政支持的对策建议 | 第38-39页 |
·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强度 | 第38-39页 |
·转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向 | 第39页 |
·转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 | 第39页 |
·改善河北省政策环境,提高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39-41页 |
·成立科技政策决策咨询委员会 | 第39-40页 |
·提高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 | 第40页 |
·注重科技政策的总体设计 | 第40页 |
·健全科技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提升河北省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41-43页 |
·搞好大中型企业制度安排和管理创新 | 第41页 |
·搭建开放式与京津冀相结合的平台 | 第41-42页 |
·确立一批解决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项目 | 第42页 |
·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42-4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7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10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