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羊肉品质的研究 | 第10页 |
| ·肉品品质性状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 ·肌肉组织学性状的研究 | 第11页 |
| ·肉品的颜色 | 第11页 |
| ·肉品的持水性能 | 第11-12页 |
| ·肉品的嫩度 | 第12页 |
| ·肉品的化学特性 | 第12页 |
| ·肉品品质评定理化指标 | 第12-14页 |
| ·pH值 | 第12-13页 |
| ·肉色(meat colour) | 第13页 |
| ·大理石纹 | 第13页 |
| ·系水力WHC(water holding capacity) | 第13页 |
| ·嫩度(tenderness) | 第13页 |
| ·多汁性 | 第13-14页 |
| ·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 | 第14页 |
| ·常规成分 | 第14页 |
|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选题目的 | 第14-15页 |
| 2 试验研究 | 第15-20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 ·试验仪器 | 第15页 |
| ·试验药品 | 第15页 |
| ·试验羊选择 | 第15-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9页 |
| ·肌肉组织学性状的研究 | 第16-17页 |
| ·肌肉常规理化性状的测定 | 第17-18页 |
| ·肌肉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18-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 ·小尾寒羊肌肉组织学性状 | 第20-21页 |
| ·肌纤维直径测定结果 | 第20页 |
| ·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结果 | 第20页 |
| ·肌纤维密度测定结果 | 第20-21页 |
| ·小尾寒羊肌肉理化性状 | 第21-23页 |
| ·pH值 | 第21-22页 |
| ·肉色 | 第22页 |
| ·大理石纹 | 第22页 |
| ·失水率 | 第22页 |
| ·系水率 | 第22-23页 |
| ·熟肉率 | 第23页 |
| ·蒸煮损失 | 第23页 |
| ·小尾寒羊肌肉常规化学成分 | 第23-24页 |
| ·水分和干物质 | 第23页 |
| ·粗脂肪 | 第23-24页 |
| ·小尾寒羊与波尔山羊肌肉组织学特性比较 | 第24-25页 |
| ·肌纤维直径 | 第24页 |
| ·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 | 第24-25页 |
| ·肌纤维密度 | 第25页 |
| ·小尾寒羊与波尔山羊肌肉理化性状比较 | 第25-26页 |
| ·pH值 | 第25-26页 |
| ·肉色和大理石纹 | 第26页 |
| ·失水率和系水率 | 第26页 |
| ·熟肉率 | 第26页 |
| ·蒸煮损失 | 第26页 |
| ·小尾寒羊与波尔山羊肌肉常规化学成分比较 | 第26-27页 |
| ·水分和干物质 | 第26-27页 |
| ·粗脂肪 | 第27页 |
| ·小尾寒羊肉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第27-31页 |
| ·小尾寒羊肉质性状间相关关系 | 第27-28页 |
| ·小尾寒羊臂三头肌肉质性状间相关关系 | 第28-29页 |
| ·小尾寒羊背最长肌肉质性状间相关关系 | 第29-30页 |
| ·小尾寒羊股二头肌肉质性状间相关关系 | 第30-31页 |
| 4 讨论 | 第31-41页 |
| ·肌肉组织学性状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1-34页 |
| ·肌纤维直径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肌纤维密度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肌肉理化性状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4-38页 |
| ·肌肉pH值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肌肉肉色和大理石纹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肌肉系水性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 ·肌肉常规化学成分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8-41页 |
| ·肌肉水分和干物质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8页 |
| ·肌肉粗脂肪对小尾寒羊肉品品质的影响 | 第38-41页 |
| 5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附录A | 第47-53页 |
| 附录B | 第53-5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