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发展综述 | 第8-1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结论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青岛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青岛电网现状及发展规划 | 第13页 |
·青岛电网现状 | 第13页 |
·青岛电网的发展规划 | 第13页 |
·青岛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现状评估分析 | 第13-15页 |
·OPEN2000 系统硬件平台概况 | 第13-14页 |
·后台机系统和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 第14页 |
·后台机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性能分析 | 第14-15页 |
·前置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分析 | 第15页 |
·青岛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更新换代必要性 | 第15-17页 |
第三章 青岛电网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22页 |
·系统总体功能要求 | 第17页 |
·系统结构设计及实现 | 第17-18页 |
·系统新的发展需求与实现 | 第18-20页 |
·可靠性要求与实现 | 第18页 |
·开放性要求与实现 | 第18页 |
·可维护性要求与实现 | 第18-19页 |
·安全性要求与实现 | 第19-20页 |
·系统应用软件要求与实现 | 第20-22页 |
·SCADA 功能 | 第20页 |
·高级应用软件PAS | 第20页 |
·调度员培训模拟(DTS) | 第20-21页 |
·实时WEB | 第21页 |
·电子值班 | 第21页 |
·公共信息平台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系统技术关键及实现 | 第22-35页 |
·按需剪裁的系统定制实现 | 第22-23页 |
·遵循IEC 61970 标准实现 | 第23页 |
·完善的跨平台设计实现 | 第23-24页 |
·多上下文支持(多态支持)实现 | 第24-25页 |
·高可靠的冗余机制实现 | 第25-26页 |
·双网分流技术实现 | 第26页 |
·智能建模实现 | 第26-27页 |
·以人为本的界面设计实现 | 第27-28页 |
·前置系统设计实现 | 第28-30页 |
·SCADA 概念升级 | 第30-31页 |
·多源数据处理技术及实现 | 第31页 |
·稳定实用的高级应用软件(PAS) | 第31-33页 |
·规划态应用软件实现 | 第33页 |
·先进逼真的调度员培训仿真 | 第33-35页 |
第五章 青岛供电公司EMS 系统更新换代工程具体实施 | 第35-37页 |
·工程组织措施 | 第35页 |
·工程具体实施 | 第35-37页 |
·工程前期准备 | 第35-36页 |
·新系统生成 | 第36页 |
·新的人机界面规范制定 | 第36-3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