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概念和定义 | 第9页 |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2 样地选择及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 ·样地的选择 | 第14页 |
| ·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14-15页 |
|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第15页 |
| ·蒸腾速率的测定 | 第15页 |
|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15-16页 |
| 3 样地固碳释氧效益分析 | 第16-27页 |
| ·植物固碳释氧量的计算及比较 | 第16-25页 |
| ·植物绿量的计算 | 第16-19页 |
| ·植物全天净光合量计算及比较 | 第19-24页 |
| ·群落间全天固碳释氧量的比较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4 样地降温增湿效益分析 | 第27-35页 |
| ·样地增湿效益的研究 | 第27-32页 |
| ·植物日蒸腾量的计算及比较 | 第27-31页 |
| ·群落间增湿效益的比较 | 第31-32页 |
| ·样地降温效益的研究 | 第32-34页 |
| ·植物日吸热量的计算及比较 | 第32-33页 |
| ·群落间降温效益的比较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5 负离子效益分析 | 第35-38页 |
| ·负离子与环境空气质量关系的评价方法 | 第35-36页 |
| ·样地间负离子浓度比较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 | 第42-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