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端住宅产品开放性邻里中心空间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住区外环境研究 | 第11-12页 |
·我国住区外环境研究 | 第12-13页 |
·近年来住区邻里中心具体建设情况 | 第13-14页 |
·仍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个人研究条件 | 第15-16页 |
·运用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课题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 | 第19-27页 |
·核心概念研究 | 第19-21页 |
·住宅产品 | 第19页 |
·当代中端定位 | 第19页 |
·开放性邻里中心空间 | 第19-21页 |
·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的依据 | 第22-25页 |
·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实践基础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 传统住区邻里中心空间调研分析 | 第27-43页 |
·论文调研案例的选择 | 第27页 |
·西安住区邻里中心建设的现状 | 第27-28页 |
·西安住区邻里中心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 第28-39页 |
·西安长安大学家属区邻里广场现状调研 | 第28-30页 |
·紫薇田园都市中央文化广场现状调研 | 第30-34页 |
·枫叶新都市中心塞罗广场现状调研 | 第34-37页 |
·雁湖小区(庙坡头村)广场现状调研 | 第37-39页 |
·调研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39-41页 |
·调研问卷图表分析 | 第39-40页 |
·调研问卷结果总结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4 当代住区开放性邻里中心空间的案例分析 | 第43-57页 |
·西安白桦林居 | 第43-46页 |
·城市功能 | 第43-44页 |
·邻里中心空间形态特色及设计元素 | 第44-45页 |
·设计评价与启示 | 第45-46页 |
·武汉格林小城A地块 | 第46-49页 |
·城市功能 | 第46-47页 |
·邻里中心空间形态特色及设计元素 | 第47-48页 |
·设计评价与启示 | 第48-49页 |
·深圳万科城 | 第49-52页 |
·城市功能 | 第49-50页 |
·风情邻里中心空间形态分析 | 第50-51页 |
·设计评价与启示 | 第51-52页 |
·案例分析结果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5 开放性邻里中心的社会维度分析 | 第57-67页 |
·个体与群体对户外环境的需求 | 第58-61页 |
·空间行为分析 | 第59页 |
·个体与群体需求的复杂性 | 第59-61页 |
·几种主要行为规律心理分析 | 第61-65页 |
·行为活动规律的同众心理 | 第61-62页 |
·行为活动规律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表现 | 第62-65页 |
·精神需求分析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6 开放性邻里中心空间维度分析 | 第67-81页 |
·城市功能层面分析 | 第67-69页 |
·城市空间住区化 | 第68页 |
·住区空间城市化 | 第68-69页 |
·空间形态层面分析 | 第69-77页 |
·空间序列设计 | 第69-73页 |
·空间界面设计 | 第73-75页 |
·空间尺度设计 | 第75-77页 |
·空间元素层面分析 | 第77-79页 |
·自然元素 | 第77-78页 |
·人工元素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7 结论 | 第81-83页 |
·全文的主要观点与设计建议 | 第81-82页 |
·研究的主要局限与后续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1页 |
图表目录 | 第91-97页 |
附录一 | 第97-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