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制度概述 | 第8-13页 |
(一) 未成年人犯罪 | 第8-9页 |
(二) 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 | 第9-10页 |
(三)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制度的司法价值 | 第10-13页 |
二、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的基础理论 | 第13-17页 |
(一) 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二) 刑法的谦抑性 | 第14页 |
(三) 刑罚目的的功利性 | 第14-15页 |
(四) 未成年人处置的非标签化 | 第15-17页 |
三、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的国外情况 | 第17-25页 |
(一) 国际条约中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规定 | 第18-23页 |
(三) 借鉴与启示 | 第23-25页 |
四、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的我国现状 | 第25-29页 |
(一)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的规定 | 第25-26页 |
(二)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的实践 | 第26-29页 |
五、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处遇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第29-35页 |
(一) 审前的非监禁化 | 第29-30页 |
(二) 刑罚选择的非监禁化 | 第30-32页 |
(三) 刑罚执行的非监禁化 | 第32-34页 |
(四) 其他相关问题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详细摘要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