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各类型职业技术学校论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论文

苏州Ⅰ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培训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二、研究方法第10页
 三、论文结构及基本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2-22页
 一、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一) 高职院校第12页
  (二) 师资培训第12-13页
  (三) 双师型教师第13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三、相关理论综述第15-22页
  (一)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第15-17页
  (二)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知发现说第17-18页
  (三)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第18-19页
  (四) 鲍文和福特的培训迁移理论第19-20页
  (五)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状况与经验借鉴第22-27页
 一、美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状况第22-23页
 二、加拿大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状况第23页
 三、英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状况第23-24页
 四、德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状况第24-25页
 五、新加坡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状况第25页
 六、经验借鉴第25-27页
第四章 I 学院师资培训的现状与主要经验第27-33页
 一、I 学院师资现状第27-29页
 二、I 学院师资培训现状第29-30页
 三、I 学院师资培训的主要经验第30-33页
  (一) 坚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第30-31页
  (二) 加强专业教师海外培训制度第31页
  (三) 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第31-32页
  (四)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保证了师资培训的职业环境第32页
  (五) 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模式第32-33页
第五章 I 学院师资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33-46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33-38页
  (一) 教师实际培训接受度低第33-34页
  (二) 没有严格的培训流程,缺乏完善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第34-35页
  (三) 学科带头人专业性不突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第35-36页
  (四) 双师型教师结构流于形式,专业更新度不够第36-38页
  (五) 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力度不够第38页
 二、改善I 学院师资培训状况的对策建议第38-46页
  (一) 加大师生比,减轻教师课业负担,提高教师培训积极性第38-39页
  (二) 建立专职的培训开发部门,规范培训制度第39-40页
  (三) 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需求和培训成本与收益分析第40-41页
  (四) 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第41页
  (五) 设计良好的培训项目第41-42页
  (六) 建立有效的师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第42-43页
  (七) 利用培训和薪资杠杆,保持学科带头人和双师专业领先性第43-44页
  (八) 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第44-45页
  (九) 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为专业教师培训增加资源第45-4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第46-49页
 一、基本结论第46页
 二、本个案研究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的启示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1-52页
附录第52-63页
 附录A 关于I 学院师资培训的教师调查问卷第52-55页
 附录B 专业教师师资培训访谈实录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详细摘要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轮机叶片数控砂带磨床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TGF-β1对大鼠BMSCs 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