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应用光学论文

激光光刀光镊耦合微束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器件的研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5页
1 激光光镊光刀及微束技术第15-33页
   ·光镊的发展历史第15-16页
   ·光镊的基本原理第16-19页
     ·Mie粒子尺度第16-17页
     ·Rayleigh粒子尺度第17-18页
     ·尺度介于Mie粒子与Rayleigh粒子之间第18-19页
   ·光镊的结构形式第19-24页
     ·系统的基本形式第19-20页
     ·非高斯光束光阱第20-21页
     ·光纤光镊第21-22页
     ·全息光镊第22-24页
   ·光镊在生命科学中的典型应用及前景第24-25页
     ·操控单个DNA分子第24页
     ·研究分子马达第24-25页
     ·光镊的应用前景第25页
   ·激光光刀的作用原理第25-30页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第25-28页
     ·紫外激光光刀的特点第28页
     ·光纤光刀构想第28-30页
   ·激光微束技术展望第30-32页
   ·本章小节第32-33页
2 近场光镊及近场光纤探针腐蚀加工技术第33-47页
   ·近场光镊技术的提出第33页
   ·近场光镊技术的几种研究形式第33-39页
     ·利用棱镜全内反射形成隐失场实现粒子排列第33-34页
     ·利用镀膜光纤探针尖第34-36页
     ·利用激光照明金属探针尖第36-37页
     ·利用聚焦隐失场实现近场捕获第37-38页
     ·各种近场光学捕获方法的比较第38-39页
   ·近场光学与近场光纤探针的加工方法第39-40页
   ·化学腐蚀加工方法及影响腐蚀效果的因素第40-41页
   ·化学腐蚀加工方法的分类第41-46页
     ·静态腐蚀法第41-42页
     ·动态腐蚀法第42-43页
     ·选择腐蚀法第43-44页
     ·管腐蚀法第44-45页
     ·各种腐蚀加工方法的比较第45-46页
   ·本章小节第46-47页
3 常规光镊系统的实验研究第47-66页
   ·LOT Ⅱ型光镊系统第47-50页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第48-49页
     ·系统的基本光路第49-50页
   ·激光电源电流与激光输出功率的对应关系的测量第50-51页
     ·测量工具与方法第50页
     ·测量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计算机屏幕显示图像大小的标定第51-53页
     ·标定工具与方法第51-52页
     ·标定数据处理第52-53页
     ·对定标结果的检验第53页
   ·光镊光阱位置的确定第53-54页
   ·常规光镊操纵酵母菌细胞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酵母菌样品及其制备第54页
     ·实验步骤第54-55页
     ·实验结果第55-57页
     ·分析与讨论第57-58页
   ·光镊对较大尺寸不规则形状细胞的操控与讨论第58-61页
     ·光镊捕获球形乳腺癌细胞第58-59页
     ·光镊捕获锥形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第59-60页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0-61页
   ·光镊与膜片钳组合研究悬浮细胞电生理特征的设计方案第61-65页
     ·问题的提出及设计方案第61-63页
     ·在微电极灌液正压作用下的稳定光学捕获第63-64页
     ·光镊与膜片钳组合操作悬浮状态海马神经元细胞第64页
     ·对设计方案的分析和问题讨论第64-65页
   ·本章小节第65-66页
4 激光微束系统耦合光路的设计及应用研究第66-90页
   ·激光光刀与光镊耦合激光微束系统的光路设计第66-75页
     ·紫外激光器类型及参数第66-67页
     ·在光镊仪器上的光刀光路设计第67-68页
     ·分色镜的设计参数及对光路偏移量的计算第68-70页
     ·转动分色镜对光刀焦点横向位移影响的计算第70-72页
     ·用ZEMAX软件计算NIR与UV光的位置色差第72-75页
   ·激光光刀作用于生物组织的实验研究第75-82页
     ·紫外脉冲激光输出能量和功率密度的计算第75页
     ·FTSS 355-50型紫外激光器光束参数的计算第75-79页
     ·低强度紫外纳秒激光光刀对洋葱表皮细胞的穿孔实验第79-80页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0-82页
   ·激光与光纤耦合相关问题的研究第82-89页
     ·高效激光光纤耦合的条件第82页
     ·FTSS 355-50型激光器与紫外光纤的光束参数乘积比较第82-83页
     ·光纤耦合透镜的参数设计第83-84页
     ·透镜光纤对激光光纤耦合效率的提高第84-89页
   ·本章小节第89-90页
5 微纳米尺度光纤探针和器件的研制第90-102页
   ·电弧加热微拉伸热熔与静态腐蚀相结合研制大锥角近场纳米光纤探针第90-96页
     ·近场光学显微及近场光刀、光镊对光纤探针的要求第91页
     ·热微拉伸实验仪器第91-92页
     ·近场光纤探针的研制工艺第92-9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96页
   ·管腐蚀法研制纯石英纤芯紫外多模微米光纤探针第96-100页
     ·探针制作步骤第96-9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7-100页
   ·化学腐蚀与热熔结合制作紫外多模光纤微透镜第100-101页
   ·本章小节第101-102页
6 腐蚀-切割-热融三步法制作球面微透镜光纤第102-115页
   ·实验模型与加工方法第102-111页
     ·化学腐蚀控制腐蚀光纤直径第103-106页
     ·电弧热融光纤平端面成球透镜的计算模型第106-110页
     ·通过控制腐蚀时间加工具有特定曲率半径的球端微透镜第110-111页
   ·对模型及实验的讨论第111-112页
   ·光纤球面微透镜对出射光线聚焦的计算第112-114页
   ·本章小节第114-115页
7 结论与建议第115-118页
   ·本文结论第115-116页
   ·问题与后续工作第116-117页
   ·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1-132页
创新点摘要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压空气辉光放电的形成和介质阻挡放电聚合物表面处理研究
下一篇:量子信息远程传输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