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惩罚的经济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一、羞辱惩罚的含义与实践 | 第14-24页 |
(一) 羞辱惩罚范围的界定 | 第14-17页 |
1、羞辱惩罚的几种定义及其问题 | 第14-15页 |
2、本文对羞辱惩罚的定义 | 第15-17页 |
(二) 羞辱惩罚的历史演变 | 第17-24页 |
1、中国的羞辱惩罚 | 第18-21页 |
2、国外的羞辱惩罚 | 第21-24页 |
二、“信号传递—合作”视角下的羞辱惩罚 | 第24-43页 |
(一) 合作与信号传递 | 第24-31页 |
1、合作的演进 | 第24-27页 |
2、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的形成 | 第27-31页 |
(二) 羞辱惩罚的运作机制 | 第31-38页 |
1、羞辱的功能与原因 | 第31-34页 |
2、规范创业者与政府的作用 | 第34-38页 |
(三) 羞辱惩罚的比较优势及其救济 | 第38-43页 |
1、传统惩罚方式的局限 | 第38-40页 |
2、羞辱惩罚的比较优势 | 第40-41页 |
3、羞辱惩罚的救济 | 第41-43页 |
三、羞辱惩罚的局限 | 第43-52页 |
(一) 社会化惩罚的难题 | 第43-47页 |
1、羞辱惩罚的失效 | 第43-45页 |
2、惩罚的风暴 | 第45-47页 |
(二) 敌对性次社会群体问题 | 第47-52页 |
1、羞辱与反羞辱 | 第48-50页 |
2、对性次社群的产生与巩固 | 第50-52页 |
四、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