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3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网络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网络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网络体系结构的特点 | 第16-17页 |
·TCP/IP网络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状况 | 第20-33页 |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 第20-23页 |
·面向对象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23-28页 |
·基于角色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28-30页 |
·全球网络创新环境 | 第30-3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33-34页 |
·本文结构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 | 第35-44页 |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构建规则 | 第35-39页 |
·服务元分类 | 第35-37页 |
·服务功能元素 | 第37-38页 |
·网络构建规则 | 第38-39页 |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设计方案 | 第39-42页 |
·通信模型 | 第39-40页 |
·地址结构及分配 | 第40-41页 |
·SDU格式 | 第41-42页 |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的实现模型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基于端口间虚电路的QOS机制 | 第44-63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网络QoS分析 | 第45-54页 |
·QoS的应用需求 | 第45-46页 |
·QoS的概念描述 | 第46-48页 |
·QoS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8页 |
·用户的QoS描述 | 第48-50页 |
·QoS技术发展状况 | 第50-54页 |
·基于端口间虚电路的QoS机制 | 第54-62页 |
·端口间虚电路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 第54-56页 |
·QoS服务类型 | 第56-57页 |
·资源预留与管理 | 第57页 |
·QoS路由机制 | 第57-58页 |
·拥塞避免算法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 | 第63-88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滑动窗口协议的发展状况 | 第64-66页 |
·着色Petri网及仿真工具CPN Tools | 第66-71页 |
·Petri网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66-67页 |
·着色Petri网 | 第67-70页 |
·仿真工具CPN Tools | 第70-71页 |
·非紧急文本数据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 | 第71-80页 |
·问题描述 | 第72-73页 |
·符号描述 | 第73页 |
·SIZE的计算公式 | 第73-75页 |
·SASW-AA协议描述 | 第75-77页 |
·SASW-AA协议的CPN模型 | 第77-79页 |
·状态空间分析 | 第79-80页 |
·紧急文本数据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 | 第80-87页 |
·问题描述 | 第80-81页 |
·符号描述 | 第81页 |
·SWIR协议描述 | 第81-85页 |
·SWIR协议的CPN模型 | 第85-86页 |
·状态空间分析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的生存性算法 | 第88-118页 |
·引言 | 第88-90页 |
·生存性算法研究现状 | 第90-93页 |
·保护策略 | 第90-92页 |
·恢复策略 | 第92-93页 |
·混合共享路径保护算法HSPP | 第93-102页 |
·算法主要思想 | 第93页 |
·网络模型和符号描述 | 第93-94页 |
·跳数上限的计算 | 第94-96页 |
·HSPP算法描述 | 第96-98页 |
·仿真结果 | 第98-102页 |
·一种新的带有SRLG约束的路由选择算法NRSSC | 第102-110页 |
·算法主要思想 | 第102-103页 |
·网络模型与符号 | 第103-104页 |
·考虑SRLG的链路代价公式 | 第104-105页 |
·区分可靠性要求 | 第105-106页 |
·算法描述 | 第106-107页 |
·性能仿真 | 第107-110页 |
·快速重构恢复算法FRRA | 第110-117页 |
·算法主要思想 | 第110-111页 |
·FRRA中恢复路径的确定 | 第111-114页 |
·FRRA算法描述 | 第114-115页 |
·FRRA算法性能分析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8-121页 |
·本论文研究总结 | 第118-120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