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分析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 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概述 | 第13-22页 |
·建设项目投资概述 | 第13-15页 |
·建设项目投资的涵义 | 第13-14页 |
·建设项目投资的特点 | 第14-15页 |
·铁路建设项目资金来源 | 第15-17页 |
·铁路建设基金 | 第15-16页 |
·铁路建设贷款 | 第16页 |
·国家财政投资 | 第16-17页 |
·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7-22页 |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 第17-20页 |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 第20页 |
·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责任 | 第20-21页 |
·推进项目法人制 | 第21页 |
·强化执法监察和建设项目审计 | 第21-22页 |
3 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体制的发展沿革 | 第22-28页 |
·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体制的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体制 | 第22页 |
·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建程序 | 第22-23页 |
·国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体制分析 | 第23-28页 |
·日本 | 第23-24页 |
·英国 | 第24-26页 |
·美国 | 第26-28页 |
4 宜万铁路建设工程的基本概况 | 第28-33页 |
·宜万铁路建设项目概况 | 第28-32页 |
·工程概述 | 第28-29页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29页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9-30页 |
·交通运输条件 | 第30-31页 |
·沿线资源情况 | 第31页 |
·重难点、控制工程 | 第31-32页 |
·宜万铁路投资构成及标段划分 | 第32-33页 |
·投资构成 | 第32页 |
·标段划分 | 第32-33页 |
5 宜万铁路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 | 第33-43页 |
·构建合同管理框架 | 第33页 |
·适时开展前期培训 | 第33-34页 |
·完善投资控制审批程序 | 第34页 |
·完善《验工计价实施细则》 | 第34-35页 |
·明确验工计价依据 | 第34-35页 |
·明确验工计价程序 | 第35页 |
·明确其他费用项目的计价原则 | 第35页 |
·完善外资项目《计量支付实施细则》 | 第35-36页 |
·加施工图强现场核对 | 第36页 |
·清理施工图数量 | 第36-37页 |
·加强变更设计管理 | 第37页 |
·规范物资设备的采购与管理 | 第37页 |
·规范建设资金的管理与检查 | 第37-38页 |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转嫁建设单位风险 | 第38-40页 |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加快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 第39-40页 |
·引进工程保险,化解建设单位风险 | 第40-43页 |
·宜万铁路的主要风险分析 | 第40-41页 |
·投保范围的界定及保险效果 | 第41-43页 |
6 宜万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经验分析 | 第43-50页 |
·规范建设单位的管理行为 | 第43-45页 |
·加强项目配备 | 第43-44页 |
·改进完善监理制度 | 第44-45页 |
·强化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 第45-47页 |
·强化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 第45页 |
·提高设计概算的精度 | 第45-46页 |
·整顿设计队伍 | 第46页 |
·开展设计校核和设计咨询 | 第46-47页 |
·设计考核 | 第47页 |
·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 第47-48页 |
·杜绝层层转包和违规分包行为 | 第47-48页 |
·充分利用社会审价组织,加强工程造价审核 | 第48页 |
·制止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 | 第48-50页 |
7 结论和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