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目前国内城域网的现状 | 第13页 |
| ·以IP为基础的城域网 | 第13-14页 |
| ·城域网的重要性 | 第14页 |
| ·城域网的结构 | 第14-15页 |
| ·宽带城域网的概念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目前城域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8-20页 |
| ·网络层面的问题 | 第18页 |
| ·应用层面的问题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面向业务的宽带城域网 | 第20-23页 |
| ·IP城域网业务现状 | 第20页 |
| ·业务发展需求 | 第20-21页 |
| ·新一代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和建设原则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城域网优化方案 | 第23-34页 |
| ·BRAS建设模式分析 | 第23-24页 |
| ·集中管理控制层 | 第24-26页 |
| ·用户接入层 | 第26-29页 |
| ·个人接入用户 | 第26-28页 |
| ·个人用户业务管理方式分析 | 第28-29页 |
| ·集团接入用户 | 第29页 |
| ·接入端口的分类 | 第29页 |
| ·服务提供及应用的实现 | 第29-34页 |
| ·宽带用户上网 | 第30页 |
| ·LAN上网 | 第30页 |
| ·特色服务的实现 | 第30页 |
| ·LAN到LAN的互连 | 第30-31页 |
| ·批发业务的实现—端口出租与虚拟ISP | 第31页 |
| ·多种VPN业务的实现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BRAS的关键技术 | 第34-43页 |
| ·PPP over Ethernet | 第34页 |
| ·多种虚拟设备(Multiple CONTEXT) | 第34-35页 |
| ·动态服务/应用选择 | 第35页 |
| ·认证、授权和计费 | 第35-39页 |
| ·计费方式分析 | 第36-37页 |
| ·认证方式分析 | 第37-39页 |
| ·IP地址管理(IP Address Management) | 第39-40页 |
| ·服务质量 | 第40-41页 |
| ·用户速率限制和流量整形 | 第40-41页 |
| ·会话带宽 | 第41页 |
| ·安全性 | 第41-43页 |
| ·访问控制 | 第41页 |
| ·安全ARP | 第41-43页 |
| 第六章 BRAS的业务种类 | 第43-48页 |
| ·基本业务 | 第43-45页 |
| ·宽带上网 | 第43-44页 |
| ·IPv6升迁业务 | 第44-45页 |
| ·局域网互联及VPN业务 | 第45页 |
| ·带宽租用 | 第45页 |
| ·业务批发 | 第45页 |
| ·可实现的增值业务 | 第45-48页 |
| 第七章 济宁网通城域网bras改造方案 | 第48-58页 |
| ·网络现状 | 第48-49页 |
| ·业务割接分析 | 第49-50页 |
| ·拨号上网及专线业务割接分析 | 第49-50页 |
| ·VPDN业务分析 | 第50页 |
| ·方案规划 | 第50-55页 |
| ·网络结构规划 | 第50-51页 |
| ·路由规划 | 第51-52页 |
| ·VR规划 | 第52页 |
| ·用户认证方式规划 | 第52-53页 |
| ·互联地址规划 | 第53页 |
| ·管理地址规划 | 第53-54页 |
| ·拨号上网用户地址池规划 | 第54页 |
| ·MPLS BGP/VPN规划 | 第54-55页 |
| ·城域网QINQ改造 | 第55-58页 |
| ·VLAN规划 | 第55-56页 |
| ·改造实施 | 第56-58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 ·对未来应用的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