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生物质材料削片合格率灰色模型与切削力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 ·化石能源的枯竭 | 第9-10页 |
| ·生物质能及致密成型技术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对木材切削性能及提高木片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对木材切削性能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对提高削片质量的研究 | 第13-17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2. 制备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及设备 | 第19-27页 |
|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种类 | 第19-21页 |
| ·四倍体刺槐 | 第19页 |
| ·柠条 | 第19-20页 |
| ·芦竹 | 第20-21页 |
| ·杨树枝条 | 第21页 |
| ·削片粉碎机设计方案 | 第21-23页 |
| ·生物质削片粉碎机的样机及设计参数 | 第23-27页 |
| ·生物质削片粉碎机的样机 | 第23-24页 |
| ·生物质削片粉碎机的设计参数 | 第24-27页 |
| 3. 切削参数对削片质量影响的分析 | 第27-47页 |
| ·生物质常温成型燃料合格原料的定义 | 第27页 |
| ·不同因素对生物质削片合格率的试验 | 第27-42页 |
| ·试验方案 | 第27-29页 |
| ·试验数据与分析 | 第29-42页 |
| ·切削参数与削片质量的关联分析 | 第42-47页 |
|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理论 | 第42-44页 |
| ·各参数对削片质量的关联度 | 第44-46页 |
| ·分析 | 第46-47页 |
| 4. 削片合格率灰色模型的建立 | 第47-57页 |
| ·灰色模型基本理论 | 第47-48页 |
| ·削片合格率灰色模型的建立 | 第48-57页 |
| ·灰色模型的计算程序 | 第48-49页 |
| ·建立模型 | 第49-56页 |
| ·分析 | 第56-57页 |
| 5. 切削力测试及分析 | 第57-81页 |
| ·切削力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57-63页 |
| ·切削过程运动分析 | 第57-58页 |
| ·受力分析 | 第58-61页 |
| ·锤片的粉碎机理 | 第61-63页 |
| ·切削力采集系统及其标定 | 第63-73页 |
| ·力传感器的选择 | 第64-65页 |
| ·测力点的布置及传感器的安装 | 第65-67页 |
| ·切削力信号采集系统 | 第67-70页 |
| ·测试系统标定 | 第70-73页 |
| ·切削力测试仪器及方法 | 第73页 |
| ·切削力的测试与分析 | 第73-78页 |
| ·四倍体刺槐的切削力测试 | 第74-76页 |
| ·芦竹的切削力测试 | 第76页 |
| ·柠条的切削力测试 | 第76-77页 |
| ·杨树枝条的切削力测试 | 第77-78页 |
| ·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较与分析 | 第78-81页 |
| 6. 生物质削片粉碎机建议工作参数 | 第81-87页 |
| ·削片粉碎机的生产率测试 | 第81-82页 |
| ·样机建议工作参数 | 第82-84页 |
| ·未来开发削片粉碎机的建议设计参数 | 第84-87页 |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87-91页 |
| ·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5-106页 |
| 导师简介 | 第106-107页 |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108页 |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