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模糊评判在雷达辐射源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雷达辐射源识别面临严峻挑战 | 第11-14页 |
·雷达体制多样化及其综合运用 | 第11-12页 |
·复杂的电磁环境 | 第12-13页 |
·现代雷达信号的复杂性 | 第13-14页 |
·雷达辐射源识别及其发展 | 第14-20页 |
·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概述 | 第14-16页 |
·辐射源识别发展现状 | 第16页 |
·辐射源脉内特征调制的特征分析现状 | 第16-18页 |
·辐射源个体特征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特征选择的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分类器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模式识别与雷达特征参数处理 | 第22-31页 |
·模式识别的概念 | 第22-23页 |
·基本模型 | 第22-23页 |
·模式识别系统 | 第23-24页 |
·模式识别方法 | 第24-25页 |
·特征提取与选择 | 第25-29页 |
·基本概念 | 第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熵函数的定义 | 第26-27页 |
·熵函数的性质 | 第27页 |
·熵值分析法特征提取 | 第27-28页 |
·特征参数归一化 | 第28-29页 |
·线性归一化 | 第28页 |
·非线性归一化 | 第28-29页 |
·模式的相似性度量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1-43页 |
·模糊数学 | 第31-34页 |
·模糊数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31页 |
·模糊数学的意义 | 第31-32页 |
·模糊概念与集合 | 第32-33页 |
·隶属函数 | 第33-34页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34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 | 第34-36页 |
·模糊集与模糊隶属函数 | 第34-35页 |
·建立模糊隶属函数的方法 | 第35-36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要素 | 第36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步骤 | 第36-38页 |
·模糊综合评判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 第38-39页 |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39-43页 |
第四章 模糊综合评判在辐射源识别中应用 | 第43-62页 |
·系统分析和设计 | 第43-46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43-44页 |
·系统框架 | 第44-45页 |
·辐射源识别工作流程 | 第45-46页 |
·辐射源识别数据库设计 | 第46-48页 |
·辐射源识别数据设计特点 | 第46页 |
·辐射源识别数据库结构 | 第46-47页 |
·数据库的维护 | 第47-48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分类器的设计 | 第48-59页 |
·因素集的确定 | 第48-49页 |
·评价集的确定 | 第49页 |
·评判矩阵的构造 | 第49-51页 |
·权值的确定 | 第51-55页 |
·熵值分析赋权法 | 第52-54页 |
·最优组合赋权 | 第54-55页 |
·合成运算的选择 | 第55-57页 |
·辐射源识别的决策 | 第57页 |
·综合评判数据流程 | 第57-5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应用实例 | 第59页 |
·对比实验 | 第59-61页 |
·模板匹配法 | 第59-60页 |
·试验与分析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