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研究(1949-1956)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4-16页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二) 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一章 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缘起第16-24页
 一、新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动因第16-20页
  (一) 1946年中国内战爆发以后苏联对政策的调整第16-19页
  (二) 中共坚决联苏,与苏联确立新型关系第19-20页
 二、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现实动因第20-24页
  (一) 国际背景下的不得而为第20-22页
  (二) 国内现实状况的选择第22-24页
第二章 中国学习苏联建设道路的前奏第24-31页
 (一) 对建国路线的不同思考第24-26页
 (二) 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主张第26-28页
 (三) 两种苏联模式与中共农村战略的选择第28-31页
第三章 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第31-55页
 一、学习苏联的口号与学习运动第31-32页
 二、政治领域的学习第32-35页
  (一) 党内领导制度与决策机制的学习与参考第33-34页
  (二) 刘少奇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阶级状况主要矛盾的分析对苏联的借鉴第34-35页
 三、经济科技领域的学习第35-40页
  (一)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与借鉴第35-38页
  (二) 学习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第38-39页
  (三) 科技领域的学习第39-40页
 四、文化教育领域的学习第40-51页
  (一) 教育领域的学习第40-45页
  (二) 法律领域的学习第45-47页
  (三) 心理学领域的学习第47-48页
  (四) 文艺领域的学习第48-50页
  (五) 遗传学领域的学习第50-51页
 五、军事领域的学习与借鉴第51-55页
第四章 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探索第55-71页
 一、政治领域中的创新与探索第55-58页
  (一) 政体和政党制度的创新第55-56页
  (二) 对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第56-58页
 二、经济领域中的创新与探索第58-64页
  (一) 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的独创性思想第59-60页
  (二)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设想第60-64页
 三、文化教育等其他领域中的创新与探索第64-66页
  (一) 法律领域的创新与探索第64-65页
  (二) 文艺领域的创新与探索第65-66页
 四、军事领域中的创新与探索第66-71页
  (一) “以我为主”的军队建设及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第66-68页
  (二) 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关系的思考第68-69页
  (三) 军民兼顾、平战结合的思想第69-71页
第五章 对新中国模仿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评析第71-82页
 一、学习苏联的得与失第71-78页
  (一) 苏联模式对新中国成长的积极作用第71-74页
  (二) 全面学习苏联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第74-78页
 二、全面学习苏联对我们今天的启示第78-82页
  (一) 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从时代性的高度,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才能弥补自己的局限与不足第78-79页
  (二) 必须善于鉴别、分析外国的建设经验,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盲目排外,孤芳自赏第79页
  (三) 必须善于把别国的有益经验与本国的经验、优势结合起来,在结合中形成自己的特点第79-80页
  (四) 必须善于把别国经验与自己的国情结合起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迁就现实,不敢超越自己第80页
  (五) 必须善于在国家、政党矛盾激化的状态下,也能注意吸收别国有益经验,善于把意识形态分歧与国家利益区分开来第80-82页
结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西与陕北汉画像石承传关系初步研究
下一篇:周恩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