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我国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和指标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绿色建筑概述第11-15页
     ·建筑产生的环境问题第11-12页
     ·绿色建筑的产生第12页
     ·绿色建筑内涵第12-13页
     ·绿色建筑在国外的发展及现状第13-14页
     ·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14-15页
   ·绿色建筑技术概念及发展第15-16页
   ·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16-20页
     ·三种水循环方式第16-18页
     ·绿色建筑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及任务第19-20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1-22页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绿色建筑水资源规划及技术措施分类第23-29页
   ·引言第23页
   ·合理的水资源规划第23-26页
     ·水资源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第23页
     ·水资源规划的目标及原则第23-24页
     ·水资源规划方案第24-25页
     ·用水规划第25-26页
   ·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分类第26-27页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第26页
     ·雨水利用技术第26-27页
     ·采用节水器具及设备第27页
     ·其它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第27页
   ·小结第27-29页
3 中水回用技术措施及指标研究第29-51页
   ·概述第29-30页
   ·绿色建筑中水系统型式第30-32页
   ·绿色建筑中水水源第32-33页
   ·绿色建筑中水利用第33-36页
     ·中水用途第33-34页
     ·回用水水质第34-35页
     ·回用水水量第35-36页
   ·水量平衡系统设计及优化第36-39页
     ·水量平衡系统设计第36-38页
     ·水量平衡系统优化第38-39页
   ·绿色建筑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组合第39-45页
     ·预处理工艺第39页
     ·中心处理工艺第39-42页
     ·工艺流程组合第42-44页
     ·工艺选择注意事项第44-45页
   ·绿色建筑中水回用工程指标研究第45-51页
     ·节水率(C_1)第45-46页
     ·废水回收利用率第46-47页
     ·满负荷率第47页
     ·水质达标率第47-48页
     ·吨制水成本第48页
     ·投入产出比第48-51页
4 雨水利用技术措施及指标评价第51-67页
   ·概述第51-52页
   ·建筑雨水水质情况及控制第52-53页
   ·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第53-56页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第54-55页
     ·屋面花园收集利用系统第55-56页
   ·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第56-59页
     ·渗透地面第57-58页
     ·渗透管沟第58页
     ·渗水池第58页
     ·渗水盆地第58-59页
   ·绿色建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第59-60页
     ·技术原理第59页
     ·实例分析第59-60页
   ·绿色建筑屋面雨水回用节水指标第60-62页
     ·节水指标第60-62页
     ·计算软件第62页
   ·实例评价第62-66页
   ·小结第66-67页
5 节水器具及指标研究第67-75页
   ·意义第67页
   ·节水器具及设备第67-70页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第67-68页
     ·节水型水龙头第68-69页
     ·节水便器第69-70页
     ·其它节水器具及设备第70页
   ·采用节水器具的节水指标研究第70-72页
     ·节水率(C3)第71-72页
     ·节水设备采用率第72页
   ·实例分析第72-73页
   ·小结第73-75页
6 其它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第75-83页
   ·给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第75-77页
     ·合理选择给水系统第75-76页
     ·利用市政管网可用水头第76页
     ·超压出流防治技术第76-77页
     ·建筑热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第77页
   ·绿化及景观用水技术第77-79页
     ·环境绿化第77-78页
     ·绿化节水技术第78-79页
     ·景观用水第79页
   ·生态厕所技术第79-83页
     ·生态免冲厕所第79-80页
     ·生态循环水冲厕所第80-83页
7 结论及建议第83-85页
   ·结论第83-84页
   ·建议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100页
 附录 A第91-100页
 附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磁场与温度场计算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阻尼系统损耗发热研究
下一篇:船厂氧气乙炔站设计及状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