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峡工程的环境伦理研究与批判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7-8页 |
·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 第7-8页 |
·各流派主要观点 | 第8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研究结构 | 第8-9页 |
2 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 第9-18页 |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沿革 | 第9-11页 |
·日益突显的环境危机 | 第9页 |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争 | 第9-10页 |
·环境伦理学诞生 | 第10-11页 |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现状 | 第11-18页 |
·西方环境伦理学主要思想 | 第11-15页 |
·中国古代朴素环境伦理思想 | 第15-18页 |
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分析 | 第18-22页 |
·三峡工程概况 | 第18页 |
·三峡库区的原始环境状况 | 第18-19页 |
·耕地资源 | 第18页 |
·水电资源 | 第18-19页 |
·生物资源 | 第19页 |
·二期工程完成以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19-22页 |
·水质情况 | 第19-20页 |
·气候情况 | 第20页 |
·对生物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中下游的冲淤影响 | 第21-22页 |
4 三峡工程中突显出来的环境伦理问题 | 第22-28页 |
·从动物权利论看三峡工程对动物权利的否定 | 第22-23页 |
·从生物中心论看三峡工程中“道德代理人”的缺席 | 第23-25页 |
·从生态中心论看三峡工程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忽视 | 第25-28页 |
5 对我国工程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 | 第28-38页 |
·我国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 第28-29页 |
·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28-29页 |
·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 第29页 |
·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 | 第29-33页 |
·工程师是否应承担环境伦理责任 | 第29-30页 |
·工程师应担负怎样的环境伦理责任 | 第30-32页 |
·如何培养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感 | 第32-33页 |
·建立中国式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 第33-36页 |
·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 第33-35页 |
·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古老智慧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 第35-36页 |
·以中国式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 第36-38页 |
·生态环境保护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 第36页 |
·中国式环境伦理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一致 | 第36-38页 |
6 研究结论 | 第38-40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38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8-39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 | 第38页 |
·理论创新方面 | 第38-39页 |
·指导实践方面 | 第39页 |
·时代特征方面 | 第39页 |
·研究前景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