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写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页 |
·前人的研究进展 | 第13-24页 |
·洋桔梗及其采后研究 | 第13-16页 |
·洋桔梗育种及品种概况 | 第13-15页 |
·洋桔梗采后保鲜概况 | 第15-16页 |
·切花衰老研究 | 第16-19页 |
·水分与衰老的关系 | 第16-17页 |
·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与切花衰老的关系 | 第17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切花衰老的关系 | 第17-18页 |
·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变化与切花衰老的关系 | 第18-19页 |
·蛋白质电泳及蛋白质检测技术 | 第19-22页 |
·电泳分析常用方法 | 第19-21页 |
·蛋白质的检测、鉴定及回收 | 第21-22页 |
·花瓣衰老的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衰老理论 | 第22-23页 |
·植物细胞的PCD及其超微结构观察 | 第23页 |
·花瓣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洋桔梗花瓣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 第25-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处理 | 第25-26页 |
·测定指标方法 | 第26页 |
·外观指标 | 第26页 |
·理化指标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不同预处理对白金紫外观指标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处理对洋桔梗的生理效应 | 第27-38页 |
·不同处理对白金紫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不同处理对国王粉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30-33页 |
·不同处理对罗莎绿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品种洋桔梗在清水中的生理变化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42页 |
第三章 洋桔梗花瓣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 | 第42-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42页 |
·主要化学试剂及配制 | 第4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 第42页 |
·花瓣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条件的确立 | 第42-43页 |
·凝胶染色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洋桔梗花瓣随瓶插寿命变化的SDS-PAGE电泳凝胶吸收光谱 | 第43-46页 |
·洋桔梗花瓣随瓶插寿命变化的SDS-PAGE蛋白组分及其变化 | 第46-50页 |
·白金紫随瓶插寿命的SDS-PAGE变化 | 第46-48页 |
·国王粉随瓶插寿命的SDS-PAGE变化 | 第48-49页 |
·罗莎绿随瓶插寿命的SDS-PAGE变化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洋桔梗花瓣细胞凋亡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51-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观察结果 | 第51-52页 |
·绿蕾期细胞超微结构 | 第51页 |
·盛放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 第51-52页 |
·衰败期细胞结构的超微变化 | 第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3-55页 |
·乙烯利与洋桔梗切花的衰老 | 第53页 |
·1-MCP与洋桔梗切花的衰老 | 第53页 |
·洋桔梗切花衰老的蛋白质动态变化 | 第53-54页 |
·不同品种洋桔梗切花的衰老 | 第54页 |
·洋桔梗切花衰老的程序性死亡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图版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