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1 综述 | 第10-19页 |
·节瓜 | 第10页 |
·节瓜的利用价值 | 第10页 |
·节瓜的生产现状 | 第10页 |
·节瓜枯萎病 | 第10-12页 |
·枯萎病简介 | 第10-11页 |
·毒害机制 | 第11-12页 |
·植物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 | 第12-13页 |
·病菌滤液筛选法 | 第12页 |
·纯化毒素筛选法 | 第12-13页 |
·抗病机理的研究 | 第13-17页 |
·形态指标 | 第13-14页 |
·生理生化指标 | 第14-17页 |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材料 | 第19页 |
·供试品种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3页 |
·种子的处理和幼苗的栽培 | 第19页 |
·枯萎病菌对节瓜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9-20页 |
·镰刀菌酸对节瓜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20-21页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超微结构观察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7页 |
·LT对枯萎病抗性的鉴定 | 第23页 |
·枯萎病菌对节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3-28页 |
·叶绿素a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3-24页 |
·叶绿素b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叶绿素总量的动态变化 | 第25页 |
·游离脯氨酸量的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POD酶活的动态变化 | 第26页 |
·PPO酶活的动态变化 | 第26-27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毒素胁迫对节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8-39页 |
·毒素胁迫方法的确定 | 第28-39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比较 | 第39-43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叶绿素a含量影响的比较 | 第39-40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叶绿素b含量影响的比较 | 第40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的比较 | 第40-41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 POD酶活影响的比较 | 第41-42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 PPO酶活影响的比较 | 第42页 |
·毒素和枯萎病菌对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的比较 | 第42-43页 |
·镰刀菌酸毒素胁迫对节瓜幼苗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3-47页 |
·镰刀菌酸对节瓜幼苗茎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3-45页 |
·镰刀菌酸对节瓜幼苗子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5 讨论 | 第48-51页 |
·各生理生化指标在抗病机理中的作用 | 第48-49页 |
·叶绿素 | 第48页 |
·游离脯氨酸 | 第48页 |
·过氧化物酶 | 第48-49页 |
·多酚氧化酶 | 第49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49页 |
·抗枯萎病菌病菌与抗镰刀菌酸毒素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镰刀菌酸对节瓜幼苗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附录一 | 第59-60页 |
附录二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