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上篇 纳博科夫笔下的梦幻世界 | 第9-32页 |
第一节 小说人物的梦幻意识 | 第9-16页 |
一、沉醉于梦幻的主人公 | 第9-12页 |
二、梦魇 | 第12-13页 |
三、小人物的悲剧性格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情节叙述的梦幻感觉 | 第16-24页 |
一、小说情节的复调性 | 第16-20页 |
二、叙述视角的模糊与“不可靠的叙事者” | 第20-24页 |
第三节 小说文本的梦幻情境 | 第24-32页 |
一、在小说中追求诗的氛围和意境 | 第24-26页 |
二、普鲁斯特式的“记忆”叙事模式 | 第26-28页 |
三、“隐喻”、“反讽”、“戏拟”等修辞法的大量使用 | 第28-32页 |
下篇 梦幻世界帷幕背后的文艺观念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时间和记忆 | 第32-37页 |
一、人生际遇 | 第33-34页 |
二、时间概念的缺失 | 第34-36页 |
三、对记忆的偏爱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推崇细节 | 第37-39页 |
第三节 童话/神话化的文学观 | 第39-42页 |
一、主观的现实观 | 第39-40页 |
二、童话/神话化的文学观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